中國地方政府開始重視穩增長
2014/02/13
![]() |
2013年時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將增長率目標設置在與上一年相同的水準,今年則陸續有地方政府下調了增長率目標。例如內蒙古自治區受主要産業煤炭等資源價格下滑影響,將14年的增長率目標下調了3個半分點的9%。
過去10年一直保持2位數增長的四川也將2014年的增長率目標較上一年下調了2個百分點,設定在9%。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表示將促進經濟穩定健康增長。
調整地方官員考核評價標準
地方政府轉向「穩定增長路線」是因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時代終結,習近平領導層將政策運營的重心轉移到確保經濟穩定增長上。截至2013年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長率連續2年跌破8%,不少觀點認為2014年的實際增長率也在7.5%左右。
![]() |
昆明建設的新城 |
作為中國全國性人事佈局的一環,地方政府官員每隔幾年進行一次更疊,為了在短暫任期內提高經濟增長率、拿出成績,地方官員急於增加房地産投資的傾向很強。這成為地方債務和「影子銀行」出現膨脹的主要原因。
習近平領導層通過調整人事考評制度加強對地方政府管理的同時,對於增加財政支出的經濟刺激政策始終持消極態度。依賴投資的增長模式已經看到極限,因此地方政府相繼設定了「保守」的經濟增長目標。
借款也成為風險
不過,內陸地區的貴州和雲南等地仍提出了2位數的增長目標。部分地區虛增工業産值、杜撰統計數據的情況也很突出。地方GDP的合計值比全國GDP高出10%左右的現象也在持續。
在雲南省昆明市的郊外,高樓一座接一座地建起。不過,即使工作日的白天街上也看不到幾個人影。中國各地出現了很多這樣所謂的「鬼城」。一位房地産公司的員工表示, 「由於周邊的居民很少,即使是新城區餐飲店等店舖也不會入駐」。
在中國有一句話叫做「官員出數字、數字出官員」。地方缺乏可大量創造就業機會的産業,要擺脫過度依賴投資的增長模式並非易事。但是,如果繼續採用盲目融資然後增加建設投資的簡單手法,金融機構不良債權增加等威脅經濟穩定增長的風險將會增加。
(大越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