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三五怎麼規劃
2014/05/04
![]() |
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將成為十三五規劃的核心(能見度較差的北京街景) |
中國的五年規劃涵蓋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以及重點事業,屬於中期政策運作的大體框架。在新領導層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中,實現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GDP)和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將最受重視。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需要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速。在前任領導人等制訂的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中,經濟增長率設為年均7%,相比上一個規劃下調了0.5%。但是,新規劃已經被定位為實現收入倍增的最後階段,因此「維持年均7%增速」這一目標不會改變的可能性更大。
![]() |
但是,為期5年的長期規劃很難跟上經濟和社會的實際變化。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去年春季對與他關係密切的經濟學家講到「五年規劃未能反映3D列印機的出現等産業的最新潮流」,表達了他的不滿。而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也在23日的記者會舉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等為例,強調「大的環境和體制背景也在變化」。
此外,「PM2.5」蔓延等嚴重的環境污染狀況也沒有得到有效應對。中國政府也開始關注民眾的不滿,在新規劃的編制過程中,將「更充分地利用微信或者微網誌這樣的平臺來和社會各方面,交流對‘十三五’規劃的一些建議和看法」。(徐林)。
預計新規劃將於2015年秋季敲定草案,並在2016年春季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正式通過。當然,世界矚目的不是五年規劃本身,而是貫徹規劃的執行能力。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