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阻止住人民幣貶值嗎
2016/01/13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自上週末以來,似乎在香港市場通過中國的國有銀行斷斷續續實施了買入人民幣、拋售美元的干預措施。
![]() |
從市場收回大量的人民幣後,銀行間存在資金交易的香港這一短期市場出現了人民幣短缺的情況。12日,香港人民幣隔夜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HIBOR)為66.8%,較上一交易日(13.4%)大幅上升,創下了歷史最高水準。
有分析認為,中國香港金融當局之所以對短期利率上升置之不顧,是因為提高人民幣的採購成本後,投資者將很難拋售人民幣。
在大陸居民進行交易的國內外匯市場,原則上必須有進出口等實質性需求才能進行外幣兌換。每天的波動幅度被限制在央行每天早上公佈的「中間價」的上下2%。
另一方面,非大陸居民進行交易的香港等海外外匯市場則不受中國政府的限制,波動幅度也不受限制。隨著人民幣不斷走向國際化,在香港、新加坡即倫敦等海外市場進行人民幣匯率交易的投資者不斷擴大。
在因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加息導致中美利率差減小以及中國經濟減速的背景下,自2015年12月以後,在海外市場拋售人民幣、買入美元的動向不斷加速。因為中國人民銀行實施的匯率干預動向不明顯,因此市場相關人士之間有猜測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容忍人民幣貶值。
另一方面,快速的人民幣貶值將無法阻止資本從中國流出,這成為年初上海、深圳股市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給投資者的心裏造成了影響」(新加坡銀行)。中國引起的貨幣貶值競爭將擴大到整個新興經濟體,這一擔憂也很強烈,結果導致亞洲各國貨幣紛紛貶值、股票行情下滑。
中國人民銀行向外發出了將通過大規模的匯率干預措施不再容忍過度的人民幣貶值、美元升值的信號,被認為有消除市場混亂之意。11日下跌約5%的上海股市,12日出現了小幅反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粟井康夫 香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