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機構在尋找「一帶一路」商機
2018/05/18
世界大型金融機構正在從中國的「一帶一路」構想中尋找商機。面對基礎設施投資等巨大的資金需求,金融機構已開始積極擴大貸款和開發金融産品。可以看出金融機構意在與中國政府構築良好關係,推動在華業務擴大。不過,仍存在各國會計標準和法律制度不同等風險,在吸引民間資金方面仍任重道遠。
4月,中國銀行在香港交易所發行了「一帶一路」主題債券,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一帶一路」相關信貸項目。為了吸引外國投資者,發行幣種不僅有美元和歐元,還有澳元和紐西蘭元,用於對相關國家和項目的貸款。此次是中國銀行第4次發行「一帶一路」主題債券,累計融資額超過100億美元。
![]() |
在香港,面向個人的金融産品也已出現。3月,美國資産管理公司景順(Invesco)從當局獲得了一帶一路債券基金的許可,將投資有望實現高增長、與一帶一路有關的國債和公司債。
金融機構相繼籌集資金的背景是,涵蓋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龐大構想需要的資金仍未充分確保。
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 的統計顯示,一帶一路相關項目在2030年之前需要7.442萬億美元。與此相對,中國政府的主權財富基金「絲路基金」的規模僅為約550億美元,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提供的投資和貸款僅為44億美元。香港媒體報導稱,中國政府系智囊組織估算資金缺口每年為5000億美元。
此外,中國的銀行希望與國家政策保持一致步調,以加快全球化。中國工商銀行4月設立了亞太區銀團貸款中心,宣佈了將增加中國以外貸款和人民幣結算的方針。工行被認為在非洲具有優勢,已經涉足了200多個相關項目。
![]() |
中國國有建築商正在建設的衣索比亞大型銀行的新總部(2月,阿迪斯阿貝巴) |
全球金融機構還將一帶一路視為在中國拓展業務的絕佳機會。匯豐銀行(HSBC)將於7月在香港新設一帶一路的負責人職位,美國花旗集團與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簽署了業務合作備忘錄。此外,日本瑞穗銀行也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簽署了業務合作協定。
港交所等的合資企業實施的調查顯示,在香港和中國大陸(上海、深圳)的上市企業中,65%表示將在今後3年內增加一帶一路相關業務。如果企業的活動趨於活躍,那麼貸款、結算和資金管理等需求將隨之增加。金融機構對此抱有巨大期待。
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還具有政治意義。中國提出了放寬國內限制、對外資放開證券業和資産管理業的方針。香港投行的某高管認為,參與一帶一路有助於在中國擴大業務。
不過,被稱為現代版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項目多來自發展中國家,存在特有的風險。要推動民間資金積極湧入或仍需要較長時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香港 木原雄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