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藍天保衛戰」正在收復失地
2017/11/23
在中國,對於長期化的大氣污染問題,政府和民間正在採取各種各樣的應對舉措。在社會上,出現了向小學捐贈空氣凈化器的募捐活動。而在行政層面,除了讓企業停産外,還採取了清掃路面抑制塵土等舉措。在問題無法立刻得到解決走向長期化的背景下,如何減輕大氣污染的影響成為中國面臨的課題。
![]() |
霧霾中的故宮博物院(10月20日,北京, 小高顯攝) |
「給孩子們的教室送去清新的空氣」。10月下旬,在上海市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募捐活動。發起人是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是由金融和物流等服務業相關企業組成的非營利團體。此次募捐活動的目標是募集慈善資金購買500台空氣凈化器,贈送給市內的幼兒園、小學和中學。
該聯合會認為,孩子們在教室呆的時間很長,由於人群密集等原因空氣中的細顆粒物(PM2.5)等污染物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産生影響。此外還希望通過募捐活動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應對大氣污染的必要性。據悉,僅在活動當天的開幕式上就籌集到了約66萬元。
中國的大氣污染問題以大城市為中心從1990年代開始日趨嚴重。患上肺癌和支氣管炎的人不斷增多,如何守護自己、家人和孩子的健康成為民眾十分關心的事。對企業來説這種需求成為商機。
![]() |
6月,第三屆 「ECOTECH CHINA上海國際空氣新風展」在上海舉辦。2017年的展會規模為過去最大的一次,共有467家企業參展,3天時間內吸引了近3萬觀眾。在展會上,與植物一體化的「智慧植物空氣凈化器」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4月,經營盆栽和苗木等觀賞植物的浙江森禾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空氣凈化器新品牌「森境」,最大特點是可以在空氣凈化器側面種植觀葉植物。據悉可以在享受家庭園藝樂趣的同時,利用植物的力量使空氣24小時保持清新。並可使用手機APP進行操作或確認設置場所的空氣清潔度。網上售價為1.4萬元左右。
針對空氣污染,中國本來就有很多類似於「在房間裏放一些青苔類植物比較好」、「吃梨和木耳有清肺效果」的説法。借助植物的力量這種創意似乎也沒那麼新穎。
在行政方面也大力實施了空氣污染對策。塵土被認為是污染源之一,空氣品質明顯不好的時候,很多地方政府就會清掃道路和灑水。江西省南昌市從2016年開始實施恢復道路本來顏色的「馬路本色」行動,並給各地區的執行情況排名,以敦促徹底採取對策。
![]() |
與植物一體化的空氣凈化器「森境」(圖片來源:浙江森禾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網站) |
北京市在十九大之前提出要打好「藍天保衛戰」,積極與周邊城市等合作預防空氣污染。很多生産鋼鐵和水泥等的工廠停工,工程現場也被要求暫停施工。
即便如此,十九大期間仍然只有1天左右的時間可以看到藍天。秋季的北京空氣本來就不容易流動,藍天比較少,十九大期間甚至還出現過污染程度僅次於最嚴重污染等級的「橙色」預警。環保部高官解釋説,空氣污染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問題,需要從長計議。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的高級經濟學家李智雄就空氣污染指數PM的濃度表示,目前中國的空氣品質與日本1975~76年前後相同。日本的PM濃度在1975年以後迅速下降。李智雄指出,如果中國以與日本相同的速度推進空氣品質改善,今後10年左右有望實現與過去的日本相同程度的空氣品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川上尚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