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張石: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國北方剛剛遭遇了一輪嚴重霧霾天氣,北京空氣污染達到了極其危險的峰值,部分地區PM2.5濃度超過900毫克,遠遠超過世衛組織規定的25毫克健康標準。
最近30年多年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甚至成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但是也是以深刻的環境污染為代價的,而重溫一下中國古人,尤其是道家思想家們的思想,對我們重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環境與發展的關係,都有很大的裨益。
|
張石 |
可以説,中國的思想家們,最早提出了保護環境,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共生的思想。
戰國時代的中國思想家莊子曾經説過:「夫弓弩畢弋機變之知多,則鳥亂於上矣;鉤餌罔罟罾笱之知多,則魚亂於水矣,削格羅落置罘之知多,則獸亂於澤矣,……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爍山川之精,中墮四時之施,惴耎之蟲,肖翹之物,莫不失其性。」,
這段古文的意識就是:弓箭、鳥綱、機關的機巧多,上空的鳥就要被擾亂了;鉤餌、魚婁、竹簍的機關多,水底的魚就要被擾亂了,木柵、獸檻、兔網等捕獸的機關、工具過多,草澤的野獸就要被擾亂了; ……以至上而掩蔽了日月的光明,下而銷毀了山川的精華,中而破壞了四時的運作;無足的爬蟲,微小的飛蟲,沒有不喪失本性的。
莊子在這裡告訴我們:人類過多的為自身的利益榨取自然,只滿足人的原則,而不顧自然的原則,世界的一切規律都會混亂不堪。
人類一切經濟與文化生活的源泉是什麼?是自然,我們的一切有形與無形的文化,都來源於自然提供的材料與能源。
就是説,人類的一切物質與精神文化,都産生於為文明發展提供能源的非文化的「曠野性」,就是説,我們對非文化的「曠野性」的侵佔程度越大,我們人類文明發展的餘地和前景就會相應地變小。反過來説,非文化的「曠野性」和我們的文化相比越廣大,物質與精神文化的發展餘地也就越大。
這正像我們的電腦,當我們儲存的個人的資料或曰「個人的文化」超出電腦的可儲存空間時,電腦就會當機,而自然所能夠提供的能源和場所,也可以説是我們創造物質與精神文化的空間,但是這個空間有一個不可逆的固定的量,不像電腦可以擴容。如果我們在慾望的無限膨脹中無限侵佔非自然的「曠野性」,超出了自然所能容納的限度,我們的人類文明就會「當機」,並且不能依靠「擴容」的辦法使其再生。
而工業文明,是無限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無限侵佔文化的源泉--非文化的「曠野性」文明形式,它不像農業文明那樣,是「吃自然利息」的可迴圈性文明形態。
而無限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最直接結果,也可以説是自然對人類的最直接懲罰,就表現為污染、霧霾,這些公害警告我們,自然對我們的容忍程度越來越小,它為人類文化提供源泉的餘地越來越小。
而霧霾和污染就是「上悖日月之明,下爍山川之精, 中墮四時之施」的表現與結果。
人們常説:北京的車太多,像一個大停車場,塞車的時候,所有的車都難以開起來。
其實這一現象也非常有啟示意義:路的面積,必須遠遠大於車的面積的總和,沒有路,車就是一個廢物,除了造就污染沒有其他用處。
老子説:「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老子》第十一章)這段話的意思是:車輪上的三十輻條匯集到一個轂裏,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車才能發揮作用。揉合陶土做成陶器,有了器皿中空下來的地方,才能發揮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所圍繞的空間,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但是只有存在‘無’時,人們才能利用‘有’。
現在中國人都爭相買車,以有車為榮,以有車為富,互相攀比,好像沒有車就是比人低一等,但是看看中國的空氣污染和道路發展的滯後,敢於「沒有」似乎更重要。
為了讓自然有一個喘息的時間和能繼續為我們的文化提供源泉的餘地,我們人人有責從我做起。
少一分虛榮,就多一縷藍天;多一分愛心,就添一點新綠。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張石 簡歷
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系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