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購買力引發跨境智慧比拼
2015/04/03
中國人在日本「狂購」的背後
「在日本賣的肯定是正品。在中國大陸銷售的産品許多都是假冒的,沒有保證」,春節期間在羽田機場的免稅店裏,一位購買了電鍋的30多歲中國女性一語道破了中國人「狂購」現象背後的本質。
中國現在盛行著一項業務,就是把去日本買來的東西再進行轉賣。在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網」上就能看到「代購日本産品」的廣告,但銷售假冒品的情況也屢禁不止。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泰國正大集團(CP)和日本伊藤忠商事注意到了這一點。
![]() |
中國遊客在家電批發店裏購買的電鍋高高地堆著(東京都千代田區) |
在渴望日本産品的中國消費者當中,即將開通的該網站已經被作為「不去日本也能買到正品」的消息,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通過「狂購」現象見識了中國人購買力的日本百貨店等也紛紛向正大集團進行洽詢。
中國製造業深感「危機」
「在場的各位都有網購的經歷,我也不例外,我網購過,最近還買過幾本書,書名我就不便説了,避免有做廣告之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15日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後舉行的記者會上,對中國網購市場的發展前景表示出期待。正大集團的高管稱:「網購的普及使得消費者的鑒別力提高,中國市場正逐步走向重視品質」,認為日本産品在中國的競爭力今後肯定還會進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中國人在海外的「狂購」也對中國政府和製造業人士造成了危機感。
通過經濟迅速增長使國民富裕起來,然後再通過擴大內需來確保今後經濟繼續穩定增長——中國政府勾畫的這一發展藍圖卻有可能因承擔內需的中産紛紛到海外「狂購」而被打亂。而從某種程度上講,造成「內需流失」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國産品缺乏吸引力。
![]() |
櫃檯裏專門打出「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選用的化粧品」等針對中國遊客的宣傳文字(3月下旬、首爾市的免稅店) |
南韓旅遊業也坐不住了
同樣受到「狂購」現象刺激的還有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正逐步加深的南韓旅遊業。北京的旅行社連日來不斷接到來自南韓旅遊公司的諮詢電話,希望能從日本分流一部分中國遊客,其提出的旅遊線路報價甚至比去年還低。但北京的一家旅行社表示:「許多中國遊客已經多次前往日本,但前往南韓的回頭客卻較少」。即便如此,南韓方面還是費盡心機想招攬更多中國遊客。
「您需要幫助嗎?」3月下旬的一個週末,在首爾市中心樂天百貨店的免稅店,各樓層的自動扶梯旁都站著一位肩挂「中文翻譯」綬帶的女性,她們不停地向中國遊客打招呼。在化粧品櫃檯可以看到「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選用的化粧品」等專門針對中國遊客的宣傳文字。位於首爾東部的「天堂華克山莊賭場」也努力招攬來自中國的團體遊客。接連數日,一到下午3點,旅遊大巴就一輛接一輛地駛來,中國遊客成群結隊地進入賭場。
中國中産階層的隊伍在不斷壯大。誰將贏得這一階層的購買力?一場跨越國境的智慧比拼已經開始。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國總局 島田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