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從製造大國到強國的關鍵

從製造大國到強國的關鍵

2015/03/26

PRINT

  作為「世界工廠」和「製造大國」,中國一直向世界供應大量工業産品,如今正努力成為領先於世界的「製造強國」。基於廉價勞動力的發展模式已經面臨極限,但同時也顯示出自認製造業是國力源泉的執著。

光庭科技為了開發自動駕駛技術,正致力於進行實車行駛試驗(湖北省武漢)
  「中國汽車電子技術較弱」,提供車載設備和地圖資訊數據等的民營企業、武漢光庭科技董事長朱敦堯如此感嘆。

  全球汽車行業如今正競相研發通過配備攝像頭和雷達來實現自動駕駛的技術。為了掌握未來汽車製造的主導權,谷歌和蘋果等美國資訊化技術(IT)巨頭、以及在圖像感測器技術領域具有優勢的索尼等其他行業的企業也紛紛加入競爭。汽車産業的競爭版圖有可能被明顯改寫。

  中國新一代汽車仍是電動汽車唱主角

 中國似乎沒有跟上這種世界趨勢。雖然號稱具有佔世界4分之1的新車銷售規模,但在中國提到新一代汽車,如今仍是純電動汽車(EV)唱主角。「中國汽車産業為了在世界上生存,必須開發自動駕駛技術」,朱敦堯董事長自己率先行動,在武漢成立了産學共同研究聯盟。

  「目前的中國汽車産業就是明天的中國機器人産業」,持這種觀點的是中國大型機器人企業、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中國工業機器人的保有量截至2014年接近20萬台。由於人工費上漲,在製造一線引進機器人的積極性正在提高,到2017年將超過40萬台,有望成為世界最大規模。

  但是,這個巨大市場的大部分份額被日本發那科和瑞士ABB等外資企業控制。這種局面與外資品牌車席捲中國市場的汽車行業如出一轍。「在中國機器人市場,國內企業在完成發展之前就被捲入了與外資的激烈競爭」(曲道奎總裁)。技術實力較弱的中國企業非常煩惱。

  「加快從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中國總理李克強在15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上也顯示出對製造業的危機感。

  陷入困境的發展模式

 通過引進工業機器人來加強成本競爭力的上海日立電器(上海市內)
  中國一直以廉價勞動力為武器,向世界供應服裝、家電和資訊設備。但隨著人工費不斷上升,這種發展模式也已經陷入困境。此外,外資企業也相繼撤出中國。

  李克強發佈了被稱為「中國製造2025」的10年計劃,提出了積極發展製造業的方針。「網路化、數位化、智慧化」等關鍵詞正如德國倡導的「工業4.0」戰略。

  當然,中國剛剛迎來已開發國家在上世紀80年代經歷過的「第3次革命」,通過電腦實現工廠的自動化。距離借助網路將已實現自動化的工廠連接起來的「工業4.0」仍然遙遠。

  但是,中國仍然致力於成為「製造強國」,這或許是源自一種野心,希望以本國生産的國産品牌打入世界市場,而不再是外資品牌的「中國製造」産品。

  比任何人都強烈具有這種想法的是中國製造業一線。認為這將以單純的「夢想」告終的看法過於簡單。中國實現這種野心的基礎正在逐漸加強。

  其一是海外留學歸來人數。自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時間裏從海外留學歸來的留學生總數超過180萬人。光庭科技的朱敦堯董事長也曾有1990年代在東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經歷。在海外學到的技術和建立的人脈將對中國製造業的升級産生巨大貢獻。

  力爭利用海外研究人才提高技術實力

        另一個便是2008年雷曼危機後加速推進的中國製造業的海外併購(M&A)。海爾接手了三洋電機的家電部門。浙江吉利將瑞典知名汽車廠商「富豪」收歸旗下。三一和光伏電池巨頭漢能控股集團也收購了歐美企業。併購領域極其廣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9
具有一般參考性
 
9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6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