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裏的「雷根經濟學」

2017/03/09


     村山宏:「雷根經濟學的幽靈,在中國的大地上游蕩」,如果倣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産黨宣言》開篇的句子來説,也許可以這樣形容中國現在流行的經濟政策。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3月5日開幕。意外的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內容讓人聯想起了1980年代的美國雷根政權的政策(雷根經濟學)。

 

中國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全國人大上作政府工作報告(kyodo)

    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用這樣一句話表達了2017年的經濟政策方向:「必須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通過簡政減稅、放寬准入、鼓勵創新,持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更好適應和引導需求」。

 

    各位讀者或許覺得在哪兒聽過類似的話?沒錯,在30多年前的美國。當時雷根強調要通過減稅和放寬准入促進企業投資,振興美國經濟,從而成功當選了總統,李克強的這番話與雷根的供給側經濟政策非常相似。

 

 過去20年裏因擴大內需政策欠下鉅額債務

 

    2015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始倡導供給側改革,被李克強總理寫入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2017年比去年進一步強調了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性,並作了詳細説明。例如,就放寬准入明確表示,要減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權,增加市場的自主選擇權,清理取消一批生産和服務許可證。關於國有企業的業務壟斷問題,點名提到了電力、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明確了導入競爭原理的姿態。

 

    關於減稅也詳細作了説明。以前納稅所得額在30萬元以下的小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法人稅)減半的優惠,而今後所得額將擴大到50萬元。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減少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還將取消或停徵中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35項。

 

    同時,李克強還表示,要加快培育新材料、人工智慧(AI)、積體電路、生物製藥、第五代行動通訊(5G)等新興産業。並引用「數字家庭」等新詞,提到培養網路和消費相關的服務産業。美國從80年代開始放寬准入,初創企業因此取得蓬勃發展,中國現在似乎在效倣美國。李克強説「不靠改革創新沒有出路」,表達了壯烈的決心。

 

    中國自從通過改革開放導入市場經濟以來,一直在政策中採用歐美的經濟學概念。因此,即使體制不同,也會發生相似的經濟現象。美國的雷根經濟學與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改革在逆凱恩斯主義政策而行這一點上其實非常相似。美國70年代以前因推行凱恩斯式需求擴大政策,陷入了政府部門臃腫龐大、財政赤字和稅負增加的苦惱。中國也因為過去20年的需求擴大政策而欠下了鉅額債務。

 

       首先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第二年就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通過增發國債、擴大公共事業度過了危機。那時朱鎔基採取的是典型的凱恩斯式需求擴大政策,而之後的溫家寶總理則通過扭曲的形式擴大了需求擴大政策。

 

       中國為了度過2008年的雷曼危機,再次擴大了公共投資,當時地方政府和關聯企業以及國有企業不斷舉債推進各種建設。回過神來的時候企業已經債臺高築。

 

       從債務餘額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來看,中國政府部門的債務不到50%,家庭部門的債務僅40%左右,而企業部門的債務高達170%左右。三項加在一起,債務餘額佔GDP的比重被認為達到250~300%。


 

       在政府部門負債纍纍的日本,這一比重高達450%,但中國也不算低。中國領導層意識到,憑藉靠舉債主導投資的需求擴大政策已經無法繼續實現增長,因此將增長戰略從需求側轉向了供給側。

 

  既得利益層抓住權力不放

 

        還有一個與雷根經濟學的相似點也不能忽視。那就是軍費的增加。雷根削減了政府支出,但只有軍費是例外。在美國持續擴充軍備的情況下,前蘇聯最終疲於競爭而解體。同樣,中國也大幅增加了軍費。2017年雖然基礎設施投資和鐵路投資的增加有所抑制,但軍費增加7%,預算將超過1萬億元。中國在軍事上寸步不讓美國,不打算緩和強硬姿態。

 

      筆者想指出的是,中國的供給側改革存在致命的弱點。中國一直由黨和政府對經濟的方方面面進行管理和干預,從而黨相關者獲得了利益,客觀上保證了組織的向心力。如果進一步推進放寬准入和市場原理導入的話,基層的既得利益群體將無法繼續確保利益。因此,既得利益層等並不願意放手自己的許可權,可能會設法讓改革僅僅停留在形式上。

 

        如果過於重視政治穩定,供給側改革就很難取得進展。雖然中國由共産黨一黨領導,但要重視「小政府」和「民間活力」,如何解決二者之間的這種巨大矛盾將是關鍵。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