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穩定是中國最優先課題
2017/03/06
中國第12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5次會議於3月5日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開幕。李克強總理將2017年的經濟增長率目標設定在「6.5%左右」。較2016年相比輕微下調。中國最高領導層發生變更的黨代會將於秋季召開,在此背景下,中國將以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為有優先課題,通過減稅等政策支撐經濟。而對外中國則顯示出與美國並居的大國意識,通過擴充軍備等舉措維持強硬姿態。
李克強在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的一開頭就提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此次的全國人大確認了習近平的「核心」地位,提高了習近平的權威。
![]() |
中國李克強總理3月5日在人民大會談作政府工作報告(小高顯攝) |
在面臨著調整最高領導層人事這一最重要內政課題的背景下,經濟政權運營以穩定為優先課題被強烈反映出來。
2017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定為「6.5%左右」,較2016年的目標(6.5~7%)做了下調。今年已經連續3年下調,是自1992年以來的最低目標,不過李克強在報告中也補充表明:「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
2016年10~12月的實際增長率為6.8%,時隔2年上升,但對公共投資等政策的依賴性較強。2017年中國也將通過企業減稅和基礎設施投資等拉動經濟,全國財政預算赤字規模為2.38萬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加2000億元。還將致力於削減貧困和環境對策等抑制社會不滿的措施。
不過,中國政府系智庫也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為6.5%以內,「6.5%」的目標過高。中國領導層提出了2020年使國內生産總值(GDP)較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因此給人一種強烈的感覺是經濟增長目標是通過倒推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增長率而制定的。
一方面,受過去的貨幣寬鬆政策的餘波影響,大城市依然存在房地産泡沫的擔憂。要在穩定不斷減速的經濟的同時,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高度警惕金融風險,可以説中國面臨著兩難的抉擇。如果過於重視穩定,會造成失業增加等可能導致結構改革進一步停滯。
從政府活動報告中還可以看出中國對外交風險的強烈警惕。針對美國川普政權指出,「‘逆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傾向抬頭,主要經濟體政策走向及外溢效應變數較大,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另外還表露出了加速擴充軍備和海洋戰略的態度。2017年的國防費預算被認為首次超過了1萬億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