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中國該取消經濟增長目標了

中國該取消經濟增長目標了

2017/03/03

PRINT

       村山宏:3月到了,中國又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了。按照慣例,中國的歷代總理都會在會議上提出當年的經濟增長目標,這似乎已經成為金科玉律。但這個金科玉律也引發了很多弊端,比如地方政府為了達成目標會增加不必要的投資,或者篡改統計數字。中國已經達到中等收入國家的水準,不再處於瞄準高增長目標的階段。中國是不是該商討取消提出經濟增長目標了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1月21日報道,中國開始商討在事實上將2017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6.5%左右。2016年的目標為6.5~7%。路透社1月1日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黃益平表示,為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拓寬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空間,建議將2017年經濟增長目標區間放寬至6%-7%。我估計黃益平教授認為目標固定的話會出現妨礙改革的不合理增長,因此認為應該讓目標有一個浮動的空間。

 

  高增長目標是經濟扭曲和破壞環境的罪魁禍首

 

     中國一直制定高經濟增長目標並團結一致向這個目標邁進,這應該是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産物,或者是在低收入國家時代渴望增長的餘韻。同時也是為了通過高目標確保威信,鞏固政權基礎。但是,在召集地方代表舉行的全國人大上提出目標,導致整個中國都被目標數字束縛住了。因為地方領導人為了獲得周圍的認可,進一步晉陞,會想方設法取得超過目標的成果。

 

中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015年3月5日 資料圖 kyodo)

 

     各地的經濟增長競爭造成了過度投資,無用的生産設備堆積閒置,另外還留下了不良債權。居民老宅被拆,用來建設住宅樓和大廈,各地頻繁發生徵地糾紛。為了優先經濟增長,絲毫不顧環境保護,引發了空氣和水質污染等嚴重的公害問題。沒能實現增長目標的地方政府就篡改統計數據,破壞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最近曝光的遼寧省2011~2014年財政統計數據造假問題就是一例。

 

    筆者認為,中國到了該停止在全國人大等政治活動場合提出經濟增長目標的時候了。提出目標數字的話,各地的領導必須作為政治約定去實現目標,而不是為了發展經濟。這就是不顧經濟的「質」,而只是一味猛衝去擴大「量」的原因。提出數值目標的行為本身就會成為地方政府的壓力,或者説給了地方政府亂開發的藉口。

 

    無論什麼樣的國家,經濟增長目標一般都不會如政府所願實現。與當初的目標相差2~3%的情況也不少見,這是自然狀態。中國已經達到中等收入國家的水準,經濟增長率即使在4~7%之間浮動也很正常。經濟狀況有好的時候,也有壞的時候。要想勉強達成目標數字的話,就會出現經濟扭曲或者統計數據扭曲的問題。如果用扭曲的業績去評估地方領導的業績,那麼這種扭曲就會進一步被擴大。

 

    如果非要設定目標的話,政府機構和中國人民銀行統計部門可以作為經濟預期在全國人大以外的場合委婉地公佈。由於是預期,應該具備每個季度修改一次的靈活性。目標數字1年都不改變並不合理。根據預期的變化更便於靈活制定經濟對策。把經濟增長目標與政治活動分開,當成作為經濟政策前提的預測數據即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65
具有一般參考性
 
4
不具有參考價值
 
54
投票總數: 22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