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盼望朝鮮滅亡?
2018/02/28
秋田浩之:曾經一觸即發的朝鮮危機突然急劇降溫,半島上空開始瀰漫起緩和的空氣。而這正是由於朝鮮為想方設法撕開制裁網,正向南韓送去秋波。
但朝鮮沒有打算停止核導開發,美國等各方也不打算予以默許。平昌冬奧會和殘奧會將於3月18日閉幕,之後緊張局勢或將再次加劇。
![]() |
美國打算首先在4月重啟此前凍結的美韓聯合軍演。據稱,面對出席冬奧會開幕式的美國副總統彭斯,南韓總統文在寅在私下裏表達了並不反對重啟軍演的態度。
問題在於之後。朝鮮無疑將向造出可打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邁進。加以阻止的方法大體上只有2個。
其一,是通過軍事行動摧毀其核武器與導彈。美國川普政府顯示出不排除這個選項的姿態,但真心話或許是希望極力避免走到這一步。
這樣一來,另一個方法就是加強制裁,直到令朝鮮感到「體制將要崩潰」,迫使其放棄核武裝。2017年以來,聯合國制裁不斷加碼,這條路線看起來正在穩步取得成果。
但要讓制裁加強到足以迫使朝鮮改變主意,仍面臨明顯的阻礙。這個阻礙就是朝鮮問題上的「不合理的現實」——實際上,任何國家都不盼望朝鮮作為國家現在就土崩瓦解,並從地球上消失。
如果通過實施制裁,讓統治難以維繫的金正恩政權崩潰,進而建立稍微更好溝通的政權,那麼包括中國在內,各國都會表示歡迎。但如果連朝鮮這個國家一起消失,情況則另當別論。這是因為屆時朝鮮半島將突然出現「權力真空」,在地緣政治上有可能發生難以預測的大動亂。
毫無疑問,中國是擔心出現這種狀況的國家之一。大量朝鮮難民將湧向邊境,中國的穩定有可能受到威脅。此外,中國將失去地理上的緩衝區,變為與屬於美國盟國的南韓直接接壤。為了避免這種局面,中國即使對金正恩政權喪失信心,或許也將試圖維持朝鮮存在。
那麼,美國會如何呢?川普政權內部有觀點認為,如果是為了阻止朝鮮部署洲際彈道導彈,摧毀金正恩政權也無所謂。但認為應消滅朝鮮這個國家,迅速推動半島統一的主張似乎是少數派。
熟悉內情的美國政府前高官表示,「如果朝鮮突然崩潰,混亂程度非伊拉克可比。不但無法重建治安,恐怖活動也可能不時發生。憑藉3萬人左右的駐韓美軍根本無法應對,如果美韓兩軍跨過北緯38度線北上,可以想像中國軍隊將進行干預」。
或許是反映了這種真心話,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自2017年以來,以朝鮮同意棄核為前提,表明了如下方針。
▼不尋求朝鮮政權更疊。
▼不急於推動朝鮮半島統一。
▼不尋找向北緯38度線以北派遣美軍的藉口。
▼即使朝鮮崩潰、美軍為控制核武器而跨過38度線,只要局面趨於平穩,也將退回南韓一側。
|
美方似乎也已把這一方針告知中國。蒂勒森由於與川普關係不睦,被傳將會辭職。但進入2018年後,蒂勒森通過與國防部長馬蒂斯等人的合作,正在恢復影響力。或許可以説,他的發言反映了美國政府的部分立場。
不僅是中美兩國,對於日本來説,朝鮮消失也很難説是理想的前景。如果半島出現嚴重動亂,火星也將飄落到日本。即使在南韓主導下實現半島統一,為了實現復興,日本或許也將被期待提供鉅額資金支援。
此外,日本在地緣政治上或將面對困難的環境。這是因為新出現的「統一國家」的反日色彩有可能更加濃厚。
日本政府的安全保障智囊預測稱,「如果南北統一,一直接受反日意識形態教育的原朝鮮人或許也將迅速成為選民,並參加投票。很難想像這樣産生的新國家會比現在更加親日」。
在這一點上,俄羅斯也擔憂一旦半島統一,中美任何一方的影響力可能加強。
那麼,最後剩下的南韓是什麼態度呢?文在寅政權對與朝鮮和解充滿熱情,但似乎並不期待目前馬上實現南北統一。南韓政府下屬研究機構2017年春季實施的輿論調查顯示,回答「有必要」統一的受訪者僅為57.8%。從20多歲年齡層來看,稱「沒有必要」的回答佔6成。
假設這種局面是正確的,那麼雖然中美日韓有意對朝鮮施加制裁,迫使其放棄核武器。但至少在目前,並不打算將朝鮮逼入國家滅亡的絕境。
朝鮮或許已經注意到各國的這種真實心理。如果朝鮮帶來的巨大地緣政治風險反而能給朝鮮自身帶來一點幫助,只能説令人感到極為諷刺。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