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要改變「亞洲親日」規則?

2018/07/23


  高橋徹:維持經濟增長的亞洲城市發生著顯著變化。筆者時隔1年半訪問泰國曼谷,發現到處都在推進再開發工程,全新的高樓大廈不斷拔地而起。

        

泰國首都曼谷的繁華街道上有很多日料店和日文招牌(2017年9月21日,曼谷)

          

  在對日新月異的市容發出感嘆的同時,筆者也看到一些未曾改變的光景,那就是店舖招牌、電視廣告、年輕人穿的T恤……,不僅是日本産品的廣告,在曼谷街頭,日語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也頻繁映入眼簾。再次感受到泰國人對日本抱有的親近感。

      

  然而,曾經卻不是這樣。1974年,時任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泰國,遊行抗議隊伍曾湧到他下榻的酒店前,縱火焚燒田中的肖像畫和日本車模型。遊行群眾對泰國充斥的日本産品發出抗議,稱「這是經濟侵略」。與那個時代相比,現在恍如隔世。之後,日本通過援助和投資為泰國帶來工業化和就業機會,緩解了當地的反日情緒。在泰國轉為親日的背後,是雙方腳踏實地的地區振興合作,這不容忽視。

     

  「你是真正的朋友」,4月下旬,在東京的泰國大使公邸,舉行了名為「泰國佳肴晚會」的試吃會。在致辭的泰國駐日大使Bansarn Bunnag視線所及之處,有日本的白米批發企業木德神糧的社長平山惇的身影。

      

  木德神糧是日本進口泰國白米的先驅。在日本2017年度進口的26萬噸泰國白米中,有2成經由木德神糧進口。

  

  開端是30年前,那是日本被稱為「外國米一粒都不能進口」的時代。木德神糧使用「加工貿易制度」的特例框架,作為出口用年糕的原料,開始採購泰國北部産的低價糯米。

    

  1993年出現轉機。日本由於夏季氣溫低導致白米歉收,國內出現白米短缺。日本政府決定緊急進口外國白米,泰國政府也同意出口。但部分承擔仲介作用的商社重視利潤,進口了陳米。再加上長粒白米品種的乾巴巴口感,日本出現了「泰國米不好吃」的消極評價。

     

木德神糧在30年裏一直進口泰國白米

      


       

  面對不良口碑導致的損害,一直和泰國建立關係的木德神糧的管理層痛心地表示,「希望消費者知道真正的美味」。在貿易自由化的趨勢下,日本1995年實施了「最低進口配額(Minimum Access)」制度。木德神糧利用這一制度,啟動了高檔泰國「香米」的進口。這種白米在泰國料理店等處獲得好評,負面評價逐漸被消除。

     

  在曼谷的空中大門——蘇凡納布機場的出發大廳。在成排高檔品牌免稅店的一角,有一家掛著「OTOP」招牌的禮品店。店內擺著手工藝品、食品和天然植物化粧品等,外國遊客不由得駐足。

      

泰國OTOP(一村一品)專賣店,地方産品擺得密密麻麻(蘇凡納布機場)

     

  OTOP是「One Tambon one Product」的縮略。Tambon在泰國語中意為「村子」。OTOP就是指源自日本大分縣的地區振興舉措「一村一品」運動。

   

  泰國2001年開始引進一村一品運動。在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掌握政權的時任總理戴克辛看中一村一品運動,作為援助地方農村的措施,泰國請求日本提供協助。  

  

  為了把樸實的農産品打造為出口商品,日本派出專家組,在泰國全境巡迴。對品質管理、設計和行銷進行指導。在日本,通過百貨店和電視直銷銷售泰國商品,時尚雜誌也刊發專輯。

  

  得知在日本引起熱議後,對流行敏感的曼谷人也爭相購買。OTOP成為廣為熟知的品牌。據泰國內務部統計,如今OTOP出貨約6050種商品,2017年度的銷售額達1533億泰銖。

     

  可以説香米和OTOP是活用日本的購買力和經營經驗取得成功的典型例子。日本很擅長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無微不至的幫助。

     

馬雲宣佈投資泰國東部經濟特區(4月19日,曼谷,柏原敬樹攝影)

   

  然而,以數位技術為武器的強大競爭對手的出現,正在從根本上顛覆日本的優勢地位。

      


       

  4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曼谷舉行記者會,他在會上表示將幫助泰國的年輕人、中小企業和農民。

         

  這並非豪言壯語。馬雲當天與泰國臨時總理巴育舉行會談,和泰國政府簽訂了農産品銷售、培育數位人才等4份備忘錄。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阿里巴巴將投資110億泰銖,在泰國東部的出口港附近建設最新物流設施「智慧數字中心(Smart Digital Hub)」。這處設施2019年投入使用後,將負責處理電商的「個人進口」訂單,成為把泰國産品出口到全世界的戰略基地。

   

           

  在簽署備忘錄的同時,阿里巴巴還在「天貓」上開設了泰國産品的官方頁面。首先面向中國銷售泰國榴槤,僅3天時間預約量就達到13萬個。除此之外,據悉天貓還開始銷售高檔泰國白米,並將推出OTOP商品。

        

  阿里巴巴不單單充當銷售仲介。在馬雲之下、實際執掌業務的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CEO)張勇表示,阿里巴巴的核心資産是數據。

      

  基於從天貓和移動支付收集到的顧客資訊,科學分析顧客階層和暢銷商品,為中小企業和農戶提供行銷建議。阿里巴巴正試圖把日本曾經引以為傲的支援方式替換成數字支援方式。

     

  除了泰國外,馬雲還在馬來西亞和印尼擔任政府顧問,為數位經濟提供建議。同時,還在馬來西亞建設和泰國相同的物流基地。

      

  馬雲常説,全球化向任何人敞開。他認為跨境電商能使新興市場的中小企業和地方農村這樣的「經濟弱者」從全球化中受益。日本綜合研究所的首席主任研究員岩崎薰裏認為,「東南亞各國之所以和阿里巴巴合作,不僅是為了獲取阿里巴巴的技術和經驗,也是因為認同其理念」。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構想,從政治和經濟兩個層面對亞洲國家加強攻勢。為了不讓從前建立起來的經濟權益被中國奪走,日本政府和民營企業將拼盡全力。不過從長遠來看,真正應該守護的難道不是通過「無微不至」的支援所積累的信賴和親日感情嗎?為奪走日本的優勢,阿里巴巴發起了「改變規則」的挑戰,日本應弄清其真正含義。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亞洲編輯委員 高橋徹

  

  高橋徹:1992年進入日本經濟新聞社。曾承擔汽車、通信、大型綜合建築企業、房地産、能源、商社和電機等産業的採訪報道工作。2010年至2015年擔任曼谷支局長。2018年4月擔任亞洲編輯委員。憑藉《泰國走出混亂》一書獲得2016年度大平正芳紀念獎特別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