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改變汽車行業的KPI
2020/07/17
在股票市場,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各産業的冰火兩重天日趨明顯。舉例來説,「火」是IT,「冰」是汽車。GAFA中有3家的股票總市值在疫情加重的1月底以後增加了1~3成,但豐田等主要汽車企業聯袂下滑。
在此背景下,只有純電動汽車製造商美國特斯拉大幅增加了總市值,超過豐田,躍居汽車産業首位。特斯拉銷售額僅為豐田的11分之1,銷量為28分之1。但兩家公司之間有一項差距正在變得明顯,那就是「增長預期」,這一點定義曖昧卻又蘊含著莫大的威力。
![]() |
「股價營收比(Price-to-revenue ratio)」,是顯示總市值為銷售額多少倍的指數。觀察這一指數,包括豐田在內,主要車企的倍率均不足1倍,也就是説增長預期不高。另一方面,特斯拉超過了10倍,與9倍的Facebook等企業處於相同水準。這顯示特斯拉被寄予了類似IT企業的期待,得到投資者們的青睞。
雖然有觀點認為特斯拉股價存在超買泡沫,也沒辦法拿出確鑿證據反駁這一觀點。按股價營收比來説,再過15~20年,純電動汽車將佔到世界汽車市場(年約1億輛)的約3成,具有先行者優勢的特斯拉將獲得25%的市佔率。根據各項調查的平均值,特斯拉的銷量將從目前的約40萬輛增加至近800萬輛。
當然,這是一種可能性,也有可能出現波折。此前,特斯拉曾受公司債的償還和經營者言論等影響,股價一直呈現劇烈的波動。
但如果環顧世界,各國都在收緊環保政策,汽油車的銷售前景面臨著沉重的包袱。按形勢來説,特斯拉可以盡情地銷售不受限制的純電動汽車,利潤將按比例擴大。
另一方面,在新車銷量上爭奪世界第一的豐田和德國福斯的汽油和柴油車將被戴上枷鎖,不得不將重心轉向純電動汽車。這被稱為「百年一遇的轉型期」。
但是,在疫情的混亂之中,特斯拉估值迅速上升的背景或許不僅限於此。筆者認為,應進一步通過(1)非接觸、(2)軟體、(3)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這3個關鍵詞尋找相關原因。
![]() |
特斯拉「Model X」(Reuters) |
首先是非接觸。大家是否知道在封城時的英國,4~5月賣出新車最多的企業是哪家?不是大眾、戴姆勒,也不是豐田,而是特斯拉。
原因很簡單,特斯拉的大部分車型通過線上銷售,受到了宅家消費的利多。此外,封城期間街上的汽車減少,很多人仰望著湛藍的天空發出了「與排出廢氣的汽車相比,還是用電行駛的汽車好」的感慨。可以説,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資金流向特斯拉股票的趨勢已經形成。
其次是軟體。要問今後汽車的價值在哪,可以斷言的是,「軟體」的時代即將到來。特斯拉的汽車在這一點上,也像電腦一樣,開始通過不斷升級軟體來擴充功能。一般認為,與購買時相比,購買後的特斯拉汽車更為智慧。
最後是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該指標是「汽車軟體化時代」的用戶每人平均銷售額,例如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功能更新有時會收取數十萬日元。在汽車上預先配備高性能攝像頭和感測器等基本硬體,之後隨時通過收費來增加最先進的技術。
與此類似的是蘋果的Mac和iPhone。蘋果不會對作業系統的更新收費,但「Apple Music」和「AppStore」等服務在用戶購買硬體後也持續收費,用以提升ARPU。
同樣,「亞馬遜Prime」、谷歌和Facebook的網路廣告也被稱為ARPU型。在解讀GAFA的經營和財務報表時,ARPU稱得上是最重要的指標。特斯拉重視ARPU,股票市場也寄予厚望,汽車産業的KPI(關鍵績效指標)正在發生變化。
假設比較的對象變為GAFA,我們來看一看蘋果2019年的業績。銷售額(約28萬億日元)比6年前增加了約5成,但值得關注的是銷售額的構成佔比。iPhone的佔比為55%,與之前持平,但音樂收費等「服務」提高至18%,幾乎翻了一番。全球第二大市值的蘋果之所以強大,其根源就是ARPU。特斯拉無疑也將走上類似的道路。
汽車業的KPI正在改變。對於受到挑戰的日本車企來説,必須要在這一節點抓住機會。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中山淳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