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研究(中)「新結合」帶來革新
2021/02/13
在滿是積雪的林間道路上,一輛純電動汽車(EV)正在疾馳,在車的上方,無人機不斷改變高度伴隨飛行。索尼1月中旬在技術展銷會「國際消費類電子産品展覽會(CES)」上公開了正在開發的2款産品的視頻。負責這2款産品的是索尼犬型機器人「aibo」的開發團隊。索尼瞄準的是硬體和軟體等的業務融合的全面推進。
![]() |
索尼的「aibo」團隊開發了純電動汽車和無人機(圖片來自Sony Square) |
「將讓産品製造和虛擬世界融合起來」,領導開發團隊的執行董事川西泉如此表示。在索尼公開的視頻中,純電動汽車和無人機在各自行駛和飛行的同時,可以在沒有碰撞的情況下接近至數十釐米的距離。這背後依靠的是借助智慧手機圖像感測器等積累的感測器技術和像機器人那樣自主行駛的軟體能力。索尼正融匯自身的技術精華推進開發。
將條塊分割視為問題
索尼瞄準的融合併非一項。還有産品製造和娛樂的結合。無人機上搭載索尼的全畫幅類單眼相機「α(Alpha)」。將重點放在面向電影等專業人士的製作用途。純電動汽車的駕駛席的前方和后座配備大幅顯示器,能觀看電影等。還利用了電子業務的立體音響技術,能欣賞猶如被從四面八方包裹起來一樣具有臨場感的音樂。
![]() |
在擁有多項業務的索尼,部門的條塊分割也一直被視為問題。其中,音樂等娛樂和電子業務之間的鴻溝很深。比如能從娛樂部門員工的口中聽到諸如「電子業務的産品銷售是以自己為中心」的聲音。另一方面,在電子業務的員工當中,則存在「娛樂業務的人猶如‘娛樂業內人士’,難以溝通」的印象。社內曾存在這樣的氛圍。
這種企業氛圍開始改變是在前社長平井一夫出任經營首腦之後。一直在音樂和遊戲部門任職的平井在當時的索尼管理層之中屬於非主流派。他一直主張要「同吃一鍋飯」,推動了不同業務間的合作。現任會長兼社長吉田憲一郎也繼承這一路線。1月27日,將推出體現融合「音樂×小説×電子技術」的服務。
「像是沉溺,像是溶化一般」,在2020年12月31日晚播出的日本放送協會電視臺(NHK)紅白歌會(相當於中國春晚的節目)上,在一處四週堆放滿書籍的會場中,索尼所屬歌唱組合「YOASOBI」的2名成員在電視上首次演唱了熱門歌曲《向夜晚飛奔》。
![]() |
《向夜晚飛奔》借助發行服務,以年輕人為中心走紅 |
索尼啟動「打造以小説為概念的藝人」計劃是在2年前。猶如紅白歌會會場裏所擺放的書籍所象徵的那樣,將投稿小説作為基礎,徹底推進打動年輕人內心的歌曲創作。2019年11月歌曲發行後,以歷年最快速度創出3億次播放量。
索尼原本的氣質
借助這一歌曲的走紅進一步推進業務融合的動作也被全面展開。負責部門計劃與索尼總公司的研發團隊合作,利用立體音響技術,啟動基於《向夜晚飛奔》小説原著的廣播劇的發行。賣點是打造猶如採用最新音響設備的電影院那樣,臺詞和效果音從各個方向傳來的感覺,索尼希望借此帶來新的體驗。
通過「新結合」這一表述最早指出創新重要性的是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他指出,通過現有要素的組合,將出現新的發展。索尼原本就具備這種氣質。1968年通過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合資,設立了「CBS索尼唱片(CBS Sony Records)」,將軟體定位為核心業務。1979年,索尼與外資共同成立人壽保險公司,涉足金融業務。這些均由聯合創始人盛田昭夫主導。
在約60年前由東京通信工業改名為索尼之際,也是盛田排除周圍的反對,特意沒有留下令人感覺與電子有關的字眼。不過,這種融合也並非一直都在産生積極的化學反應。
借助邊走邊聽的音樂播放器「Walkman」,索尼在1990年代席捲全世界,但到2000年代,美國蘋果推出音樂播放器「iPod」之後,與能輕鬆下載音樂的平臺一起,索尼的市場被奪走。即使是在産品製造和軟體相結合的智慧手機領域,蘋果和中國企業也在崛起,索尼未能展現出存在感。
在由aibo團隊負責的新領域,還有電子與娛樂的結合,能否將這些出現的好的萌芽培育到開花結果呢?這將左右索尼今後的增長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