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感測器之爭:日企VS世界
2020/10/29
為迎接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各企業圍繞作為「汽車之眼」的感測器展開了激烈的開發競爭。索尼已正式開展車載攝像頭使用的圖像感測器業務。通過電波來測量車輛與障礙物之間距離的「毫米波雷達」、使用雷射的「LiDAR」等三維感測器也作為主力候選技術浮出水面。感測器被稱為自動駕駛時代的核心技術。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對競爭的最前沿進行了追蹤。
「過去10年的大趨勢是手機(Mobile),今後是移動工具(Mobility)」,在1月舉行的美國數位技術展會CES上,索尼會長兼社長吉田憲一郎如此表示。在這場展會上,索尼公開了自身的純電動汽車「VISION-S」。
![]() |
索尼開發的純電動汽車裝有33個感測器 |
VISION-S安裝了包括圖像感測器在內的33個感測器。指揮車輛開發工作的索尼執行董事川西泉表示,「可360度監控汽車周圍的情況,讓乘車人和汽車周圍的人安心」。其核心就是圖像感測器,索尼在面向智慧手機的圖像感測器領域擁有全球7成份額,但在車載領域僅為9%。索尼打算通過VISION-S深入挖掘客戶對感測器的需求,全面開拓市場。
車載圖像感測器:美國企業憑藉歷史和經驗迎擊索尼
「我們很尊重索尼,但我們在車載領域擁有悠久歷史和豐富的經驗」。迎擊索尼的是在車載圖像感測器領域擁有50年以上歷史、市佔率達到45%的美國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等老牌企業。
車載圖像感測器需要具備兩種技術,一是可拍攝具有明暗差異的影像,二是在發光二極體(LED)的照明下拍攝時能防止畫面閃爍。這兩個課題可以分別解決,但很難同時兼顧。
![]() |
比如,畫面閃爍的原因是LED高速閃滅。解決方法是延長攝像頭的曝光時間。而要防止高光過白,則需要縮短曝光時間。一般會使用兩種像素來解決這種兩難的問題,但將兩種圖像數據結合在一起時,往往會出現異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