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松下、村田…日本企業研究匯總

2021/02/16


      三菱、松下、村田製作所……這些日本企業的名字看似並不陌生,但提及它們的發展歷程、實際開展的業務的話,能清楚了解的人應該不多。日經中文網匯總了剖析日本企業的連載文章,為您仔細講述它們的故事。

 

三 菱

      日本三菱集團在2020年迎來了創業150週年。儘管「三菱」這一品牌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但三菱集團和旗下企業在悠久的歷史中多次拆分合併,形成了十分龐雜的結構,日經中文網為讀者奉上《三菱與日本》的5篇連載,為您講述這家走過150年的日本代表性大企業的前世今生……

      三菱與日本(1)創業150年的憂愁

      三菱與日本(2)「長子」的最大危機

      三菱與日本(3)非主流的「日本郵船」

      三菱與日本(4)AGC的「舍易就難」

      三菱與日本(5)麒麟的百年沉浮

 

 

村田製作所

     村田製作所的積層陶瓷電容器和通信零部件佔全球份額的4成,這些對電子産品來説不可或缺。其強大的秘密在於連原材料和生産設備都自主生産的「自給自足」、以及對未來所需技術的「預判力」。村田不僅遠遠甩開了亞洲企業的追趕,還著眼於疫情之後,不斷磨練長處……

     村田研究(上)強大的兩個秘密

     村田研究(下)零部件與服務結合  

優衣庫

      旗下擁有「優衣庫」、「GU」等品牌的日本服裝企業迅銷正在加速開展海外業務。會長兼社長柳井正説:「今後100年是亞洲的時代」,優衣庫2019年將店開到了印度等地區。銷售額達到2.3萬億日元,上市25年後擴大到70倍,迅銷成為了全球名列前茅的服裝企業,但該公司正在與增長的天花板搏鬥。海外的店舖擴張面臨政治和傳染病擴大等風險,作為柳井接班人的高管人才培育也未如願取得進展……

     優衣庫研究(上)為何促銷越來越多?

     優衣庫研究(中)如何成為不平庸的企業

     優衣庫研究(下)誰能接班柳井正?


夏 普

     夏普歸入台灣鴻海精密工業旗下已經過去數年。雖然實現扭虧為盈,但是主要得益於削減成本,並未培育出新的收益源。創造增長萌芽的研究開發費等面向未來的投資比過去還少。減少浪費、擠出利潤的「鴻海方式」經營手法也迎來極限……

     夏普研究(上)「鴻海方式」迎來極限

     夏普研究(中)蘋果的束縛

     夏普研究(下)在鴻海的存在感減弱

松 下

     過去索尼和松下同為日本20世紀的家電雙雄,而在疫情下的2020年,二者的業績形成明暗兩分,索尼最終利潤預增37%,松下卻無法從長期低迷中擺脫……                    

     松下的另一面(上)電焊機和實裝機

     松下的另一面(中)給印度帶來電飯鍋

     松下的另一面(下)從造産品向賣服務轉型                         

伊藤忠

     在疫情導致消費減退的狀況下,波司登仍創出利潤新高,這背後有伊藤忠和中信的存在。「如果不能將中國貿易培育為主要支柱,伊藤忠就沒有未來」,1970年代伊藤忠最先獲得「友好商社」的認可……

     伊藤忠在中國的半個世紀

     伊藤忠、正大出資中信的背後故事(上)

     伊藤忠、正大出資中信的背後故事(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