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發的太空旅行何時實現?

2021/12/31


      小玉祥司:2021年,民間人士的太空旅行相繼成為話題。在日本人之中,大型服裝電商企業ZOZO的創始人前澤友作在國際太空站(ISS)逗留12天時間,剛剛返回地球。由於費用仍然昂貴,有意見認為這是「有錢人的遊戲」,但商業太空旅行確實已經步入了新階段。在太空開發技術方面,日本僅次於中美俄,但缺乏載人火箭。目前已到了思考今後要以怎樣的形式培育商業太空旅行等發展模式的時期。

     

進入國際太空站內、朝著攝像頭揮手的前澤友作(前排中間,12月8日,俄羅斯聯邦航太局的YouTube視頻截圖,kyodo)

        

      7月,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和領導維珍集團的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相繼成功完成太空旅行。他們均借助自己創辦的企業製造的宇宙飛船實現太空旅行。2人抵達了相當於地球和太空分界線的高度80~100公里附近,從太空遙望地球,還親身體驗了失重狀態。

     

走下宇宙飛船「新謝潑德號(New Shepard)」的傑夫·貝佐斯(右起第3人)等(Blue Origin提供的視頻截圖,kyodo)

    

      與貝佐斯搭乘同一艘飛船實現太空旅行的還有通過競拍購買到坐席的實業家的兒子奧利弗·戴門。這也是民間人士支付旅行費用、乘坐民營企業的火箭赴太空旅行這一商業太空旅行拉開帷幕的瞬間。布蘭森屬於在試驗飛行時搭乘,但美國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已接到約700人的預約,計劃在2022年內啟動商業飛行。

 

      日本政府的方針中沒有載人宇宙飛船開發計劃

 

      就像從東京的羽田機場前往海外旅遊一樣,從日本出發到太空旅行的日子何時才能到來呢?首先成為問題的是載人宇宙飛船和火箭的開發。在日本政府的太空開發計劃中,並未被明確提出載人宇宙飛船的開發時間表。

  


     比如在向國際太空站運送貨物的日本無人貨運飛船「鸛號(Kounotori)」上設置充滿空氣的加壓室等,日本正在推進將載人宇宙飛船納入視野的類似技術的開發。不過,在提出國家基本方針的宇宙基本計劃中,針對載人宇宙活動,僅表示「將展開討論」,但並未提出明確的開發日程。

  

日本企業也力爭實現太空旅行(構想圖,SpaceWalker Inc.提供)

  

      另一方面,PD AEROSPACE(名古屋市)和SpaceWalker Inc.(位於東京港區)等日本民營企業力爭實現太空旅行,為此正推進開發。與貝佐斯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和維珍集團同樣,這些日本民營企業將借助被稱為「亞軌道(sub-orbital)飛行」的方式,預計在2020年代後半期實現載人飛行。如果在這種環境下推進日本國産載人火箭的開發,在利用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等的技術的同時不斷支援民營企業,或將成為捷徑。

 

      在美國,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從開發階段開始簽署協議,預付費用的一部分,以推動民營企業的培育。日本也需要引進這種政府機構成為客戶、確保市場的「持續採購(Anchor Tenancy)」制度,在資金方面支援初創企業。為了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援,還需要建立由JAXA等提供人才的機制。

 

      制定法律和太空港的建設成為課題

 

      對於日本來説的第2個課題是法律的制定。在日本,太空開發相關的法律制定工作正在推進,但並未涉及載人宇宙飛行。當前,有望成為太空旅行主流的亞軌道飛行能在不環繞地球的情況下返回地面,與飛機的界限顯得模糊。必須解決是否像美國那樣視為太空活動、如何考慮與飛機的連續性等課題。如果火箭的安全性也要求與飛機達到相同水準,門檻將隨之提高。

  

 

      即使日本不開發國産火箭,而是使用外國造,如果沒有這樣的立法,也難以從日本國內出發去太空旅行。自2019年起,日本政府和企業參加的協商會議啟動討論,但需要迅速推進立法。

    


      另外,第3個課題是火箭發射和著陸的太空港的建設和管制系統的確立。現在使用的日本鹿兒島縣的種子島等火箭發射場僅限於發射,並未設想宇宙飛船和火箭返回。要實現載人太空旅行,需要建設不僅考慮發射、還要考慮返回時的著陸的太空港。尤其是日本的領空,不僅是民間飛機,還是美軍用於訓練的空域,情況複雜。考慮火箭飛行路線的選址、由誰控制哪些空域等管制系統的構建也不可或缺。

 

      太空港的建設計劃在世界各地浮出水面。在日本,正在北海道大樹町、沖繩的下地島和大分機場等處推進建設構想。如果能迅速營造環境、確保太空的「轉机站」的地位,從日本到太空旅行之際應該也能獲得方便。

 

      萊特兄弟成功實現「萊特飛行器號(wright flyer) 」的首次飛行是在1903年。在100多年後,飛機迅速進步,運費也在下降,乘坐飛機的旅行變得理所當然。如今,太空旅行看起來是有錢人的遊戲,但在不遠的未來變得理所當然的日子無疑將會到來。為了避免屆時日本不被世界市場甩在身後,需要加快採取行動。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小玉祥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