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民族主義抬頭加劇供給擔憂

2022/04/19


  浜美佐:全球性的資源民族主義浪潮導致礦産資源供應擔憂加劇。煤炭和鎳的一大産地印度尼西亞強化了出口限制措施。生産銅和鋰的南美各國紛紛增稅和推進國有化。因進攻烏克蘭受到制裁,俄羅斯産資源遭到排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其他資源國再關閉門戶,可能會導致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加大。

    

  4月14日,作為發電用煤炭(普通煤)國際指標的歐洲洲際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期貨價格為每噸309美元左右,比2021年底上漲82%。3月上旬曾一度超過400美元,刷新歷史最高紀錄。在全球煤炭貿易量中佔到2成的俄羅斯産煤炭被世界各國敬而遠之,澳大利亞煤炭等的替代需求擴大。另外,可與澳大利亞比肩的産煤國印尼限制出口,這也是煤價高漲的原因之一。

  

   

  為了穩定國內煤炭供應,印尼的佐科政府1月做出了禁止煤炭出口的決定。雖然在國內外的批評下解除了禁令,但後來又開始討論擴大「國內優先義務」,要求煤炭企業以低於國際市場的價格向印尼國內供應一定數量的煤炭。即使國際價格高,印尼也不增加出口量,因此「很難期待印尼煤炭替代俄羅斯煤炭」(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的國吉信行)。

       

  印尼的鎳産量佔全球3成左右,被認為是替代俄羅斯産鎳的候選供應國。但印尼從2020年開始禁止出口未加工的鎳礦石,出口條件是在印尼國內建設加工廠等,提高附加值後才能出口。對鎳生産商來説,出口鎳的投資負擔加重,海外企業也很難隨意涉足這一領域。

    

  為了摘取資源價格上漲的果實,其他國家也紛紛加強國家管理。銅的主産地南美智利從2021年開始討論對礦山企業大幅增稅。在智利,很多礦山企業屬於外資。如果外資企業的成本負擔增加,將影響礦山開發。20222月,智利議會的環境委員會採納了把本國天然資源國有化的新憲法草案。

    

       

  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奧夫拉多爾也表明了在開發本國的鋰礦時,加強排除外國企業的姿態。以國家壟斷鋰資源為目的的憲法修正案也將於近期在墨西哥議會上投票。即使墨西哥有豐富的鋰儲量,恐怕也會因技術不足等而無法推進開發。

    

  在蒙古,圍繞世界最大級別銅礦山的開發,大型資源企業力拓集團(Rio Tinto)與蒙古政府長期對立。20221月,雙方終於達成一致,通過免除蒙古政府的24億美元債務等,朝著對資源國蒙古有利的方向調整了合作條件。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提出,資源國加強國家管理等「資源民族主義激化」是2022年礦業的主要課題之一,並指出這種傾向正在全球蔓延。

    

  資源民族主義在1970年代石油危機中出現,在新興市場國家需求迅速擴大的2000年代初仍在加劇。現在可以説處於第3波,共同點是所有資源價格都暴漲。日本金屬經濟研究所的理事長川口幸男指出「(這次)最大的區別是脫碳起到推動作用」。

    

印尼北雅加達的港口(REUTERS)

     

  隨著脫碳化,能源不斷轉變,純電動汽車(EV)等不可或缺的鎳、銅、鋰等金屬需求越來越大。投資正在加速從煤炭等未來不産生價值的「擱淺資産」退出,煤炭供應容易減少。結果,所有資源都是需求超過供應,資源國的要求也容易行得通。

     

  資源國的囤積居奇不僅使得當前的資源供求緊張、價格暴漲,由於擔心政治風險高而導致開發投資停滯,還有可能影響將來的供應。隨著俄羅斯軍事進攻烏克蘭,全球分裂急劇,資源國的囤積居奇將使得資源緊張長期化,有可能成為推高通貨膨脹壓力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浜美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