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漲價潮波及亞洲
2022/04/06
能源價格的上漲浪潮已波及到亞洲市場。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之後,液化天然氣(LNG)價格上漲4成,中東産油國也提高了面向亞洲的原油價格。歐洲各國正在加速擺脫俄羅斯,亞洲市場面臨的價格上漲壓力也在加強。各國提出了確保天然氣庫存等價格抑制措施,但能源價格上漲的局面或將持續。
亞洲的液化天然氣現貨(即時合約)價格截至4月1日漲至每100萬BTU(英國熱量單位)35美元。比進攻烏克蘭之前的2月中旬上漲43%。同一期間的漲幅接近歐洲的天然氣價格(57%),高於美國的天然氣期貨(29%)。歐洲的價格在上漲之後大幅回落,但在亞洲並未出現暴跌,仍高居不下。
![]() |
背景是歐洲的液化天然氣採購增加。歐洲天然氣消費量的3~4成此前依賴俄羅斯産,但烏克蘭危機導致供給隱憂加劇。俄羅斯總統普丁3月底簽署總統令,要求購買俄羅斯天然氣使用盧布支付費用,如果拒絕將停止供應。
歐盟將借助來自美國等其他地區的進口來代替俄羅斯産天然氣。金融資訊公司Refinitiv的數據顯示,3月來自美國的進口量達到約550萬噸,同比增加9成。從液化天然氣來看,中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佔全球進口量的7成。歐洲國家的進口擴大正在導致亞洲的供不應求。
![]() |
烏克蘭危機下,液化天然氣的價格高漲(Reuters) |
歐盟計劃在11月1日之前確保佔存儲設施容量80%的天然氣。換算成液化天然氣的話,需補充4000萬噸規模的庫存,必須維持高水準的進口。
原油的亞洲價格也明顯上漲。對於原油銷售加在各地指標原油價格之上的溢價金(4月裝船),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沙烏地阿美將代表性石油品種的對亞洲出口提高4.95美元/桶,比上月提高2.15美元(約8成)。提價幅度高於面向歐洲(北歐和西歐)的1.7美元和面向美國的1.0美元。
在亞洲很多消費國,「中東以外的採購來源有限」,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的野神隆之表示。隨著歐洲停止從俄羅斯的部分採購,中東産原油的供應短缺跡象正在加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