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逆向貨幣戰爭」
2022/11/01
清水功哉:日前,日元匯率時隔31年貶值至1美元兌150日元左右,2011年10月31日曾創出75.32日元二戰後最高點。自此過去11年後,日元兌美元的價值降至約一半。
![]() |
日元兌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50日元左右 |
拋售日元的趨勢進一步加強,背景是10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聲稱「並不擔憂美元強勢」。終於連美國政府首腦都顯示出支援美元升值的態度。影響巨大也是理所當然的。
一般來説,有關貨幣的表態由財政部長負責。在川普前政府時代,美國總統對匯率的表態受到市場的關注,但這也是非常例外的事。拜登的發言可以稱得上罕見。
但日本也一樣,發生了國家首腦提及匯率的事態。拜登作出表態,也是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針對日元貶值發言的第二天。岸田説:「劇烈的匯率波動是不是好事。如有必要,必須要正確應對」。
岸田和拜登接連就匯率問題發言,可以説在防止本國貨幣貶值和推動貨幣升值方面,日美首腦正在展開競爭。
一般來説,有關貨幣的國家間競爭(貨幣戰爭)意味著降低本國貨幣價值的競賽,是通過貨幣貶值提升出口競爭力,進而刺激國內經濟的爭奪。但目前這一常識已被顛覆,正在發生防止貨幣貶值或推動貨幣升值的「逆向貨幣戰爭」。目前的日元迅速貶值顯示出,在這場日美首腦都「參戰」的戰鬥中,日本處於劣勢。
招致「逆向貨幣戰爭」的是全球通貨膨脹。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給物價帶來上行壓力,烏克蘭危機導致的能源價格上漲進一步推高了物價。人們的生活變得艱難,已在政治上成為嚴重問題。為了緩解這種通貨膨脹壓力,應該防止進口物價上漲,阻止貨幣貶值。正因為如此,日美的政府首腦都開始提及匯率。這就是逆向貨幣戰爭的本質。
日本的消費者物價漲幅僅為3%,低於美國(8%左右)。但是,生活必需品的漲價正在擴大,以低收入階層為中心,對生活造成了直接打擊。如果在防止貨幣貶值的競爭中處於劣勢,狀況有可能進一步惡化。
在「逆向貨幣戰爭」中,日本形勢不佳的原因是,經濟基本麵處于容易招致日元貶值的局面。
![]() |
為了遏制通貨膨脹,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3月解除零利率政策,維持積極的大幅加息,基準利率已達到3%左右。而且這一路線將暫時持續。另一方面,日本銀行認為,現在的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不具備持續性,計劃維持貨幣寬鬆政策。結果,日美之間的利率差擴大,推動了日元兌美元貶值。由於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日本的貿易收支正在惡化,這也拉低了日元匯率。
面對強大的日元做空壓力,日本的財務省被認為於9月22日實施了2.8萬億日元這一創歷史新高規模的買入日元干預,但正如前述,在日本銀行維持貨幣寬鬆的情況下,難以獲得明顯的效果。因干預而暫時反彈的日元匯率在3周後跌回了以前的水準。
![]() |
上表匯總了日美兩國政府和中央銀行的政策以及對匯率的影響。從美國來看,政府和央行都在採取防止美元貶值並且效果值得期待的行動,而日本方面則存在「分歧」。政府正在努力防止日元暴跌,但日本銀行強調了維持貨幣寬鬆政策的態度,反而正在成為日元利空因素。與政府和央行合作的美國相比,日本的政府和央行步調不統一,處於不利地位。
此外,美國對大規模且持續的外匯干預持批評態度。隨著美國總統表明容忍美元升值,日本政府能否毫無顧慮地賣出美元實施干預,將産生疑問。這樣一來,日本政府也許只能通過不公開的秘密方式實施干預。
日本要想打贏逆向貨幣戰爭是一件很難的事,日元的做空壓力似乎也很難輕易消失。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清水功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