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糧食安全堪憂,耕地荒廢風險揮之不去

2023/08/03


      吉田忠則:確保糧食安全正在成為日本農業政策的課題。日本農林水産省正在討論修改食品、農業和農村基本法。包括緊急情況下的應對措施在內,基本法的內容比較全面,但在重要部分上明顯缺乏深入性。

 

       現行的基本法是1999年制定的。至今已經過去20多年,日本的農業和糧食面臨的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變化之一就是中國在經濟方面的崛起。隨著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顯著超過日本,日本在國際市場上購買糧食時競爭不過中國的擔憂逐漸成為現實。

 

       此外,人們越來越關注全球環境問題。在「年年都氣候異常」的情況下,農業生産時常會受到威脅。另一方面,農業作為溫室氣體排放源的情況也開始被視為問題。

 

       在此背景下,發生了讓世界陷入混亂漩渦的烏克蘭危機。由於小麥的國際行情上漲,麵包等價格上漲,導致家庭經濟困難,而飼料穀物漲價也讓畜産經營面臨困難。再加上化肥價格的上漲,普遍擠壓了日本農民的收益。

 

小麥價格上漲,麵包也隨之漲價(6月,東京的一家超市內,kyodo)

 

      日漸難以應對變化

 

       日本這樣的事態大多是基本法沒有設想到的,因此越來越難以應對變化。基本法提出的提高糧食自給率仍然是一大課題。然而,日本花了20年卻還未能提高,這更加體現出以往日本農業政策的局限性。

 

       這也正是日本農林水産省開始討論修改基本法的原因。糧食、農業和農村政策審議會的部門會議召集有識之士,從2022年秋季開始展開討論。作為其成果,20235月公佈了「中期總結」。

 

       其中一個問題是應對突發事件。例如,在陷入難以供應國民所需的最低限度熱量等極為嚴重的事態之際,要求農戶增産急需的農産品。設想在向國民發放糧食的同時,根據物價控制令指定官方定價等。

 

       令人擔憂的問題是,似乎並未看到對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可使用的耕地、在平時應如何維持耕地的充分討論。

 

千葉縣柏市的農田

 

      也有一部分農業界人士認為「由於人口減少,耕地會過剩」。然而,從日本正在進口大量糧食的現實來看,日本顯然仍然缺乏耕地。日本的耕地本來就很少,再加上高齡農戶退休等原因,面臨著棄耕的危機。

 

       樂觀、標準和悲觀的預期

 

       那麼,怎樣才能保護好耕地呢?在思考這個問題時,可以參考日本筑波學院大學荒幡克己教授的估算。他的估算以屬於日本人主食的白米的需求動向等為基礎,考察應如何對待水田。

 

       在討論白米的時候,經常出現「能出口就行」的意見。荒幡在此基礎上,針對2050年的出口量劃分了樂觀、標準和悲觀預期,分別為出口量從2020年的約2萬噸增加到100萬噸、增加到50萬噸和僅為5萬噸,據此計算出了所需的水田面積。

 


       估算的前提是將單位面積的白米收貨量增加到一定水準。這是因為如果只是面向富裕階層的「嗜好品」,則需求存在極限,如果不提高價格競爭力,就無法保護廣闊的水田。

 

       除此之外,荒幡的估算還考慮了日本人的每人平均白米消費量、米粉需求的預測、用來餵養家畜的白米數量、白米與旱田作物輪作的可能性、難以輪作的澇窪地面積以及日本人口減少等因素,非常細緻。

 

       結果顯示,在樂觀、標準和悲觀三種前景下,只要分別保證13%22%34%的水田面積不轉化為旱田,即可維持耕地。因為即使出口飛躍式增加,也無法彌補人口減少帶來的日本國內白米消費減少量。

 

       旱田作物是合理的選擇

 

       那麼,從水田改為旱田的耕地應該種植什麼呢?如果考慮到糧食安全,種植目前大部分依賴進口的小麥、大豆和飼料用玉米是合理的選擇。這些作物的供應熱量都很高,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有效地幫助日本人擺脫饑餓。

 

       但是,圍繞基本法的爭論似乎並沒有就此展開深入的討論。「中期總結」中倒是加入了「推進水田的旱田化、通用化」等表述。還包括為此而正在實施的各種措施。

 

       問題是這些內容是否準確。現在的政策是否真的能在不驗證水改旱進程的情況下維持耕地?如果不明確這一點,情況很可能和目前的基本法一樣,倡導提高自給率卻始終未能實現。

 

       而且,如果從正面面對這一課題,就不可避免地要從根本上改變現在的政策。包括對轉種作物的補貼和飼料用白米的支援在內,需要修改對水田比旱田更為慷慨的補貼體系。這在政治層面是一個高難度課題,但如果不採取行動,日本可能很難找到確保糧食安全的道路。

 

       日本農林中金綜合研究所的理事研究員平澤明彥指出,「保持耕地是一個重要問題,對於為期半年的討論,這個課題太大。雖説要修改基本法,但似乎並不是從頭開始研究基本問題」。

      

       農林水産省力爭向2024年的例行國會提交修正法案。問題是在剩下的時間裏,能在多大程度上展開有實際意義的討論。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吉田忠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