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165)融入日本人生活的「中國」元素是什麼?

2017/06/26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在日本的電視節目中,有「Wide Show (日式英語)」這個類型。主要是在白天的時段,以現場直播的形式,談論新聞、生活、演藝和社會等廣泛話題。

 

      最近,共謀罪獲通過、豐洲問題、「加計學園」醜聞等與政治有關的資訊成為中心,很多事情都令人心情沉重。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溫暖人們內心的新聞。即上野動物園的熊貓「真真」産下了幼崽。

 

日本上野動物園的熊貓真真及其幼崽

      「真真」産崽在電視和報紙等各新聞媒體上得到熱烈報道,尤其是在這種Wide Show節目中,利用很多時間展開了報道。節目相關人士表示,「報道熊貓的情況,收視率會提高」。熊貓産崽以後,東京上野掀起了「熊貓熱」。今後,動物園入園者和熊貓周邊産品的銷售額有望增加,專家表示,僅東京都內,就有望産生26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億元)左右的經濟效益。可以説,日本人對熊貓的喜愛再次得到證明。

 

      當然,熊貓在全世界都是受歡迎的動物。在從中國租借熊貓的國家,任何地方都出現了熊貓熱,但日本卻很特別。熊貓本身自不必説,如果考慮到公仔商品的眾多,或許可以説,日本人是在世界範圍都很罕見的熱愛熊貓的國民。如果問日本的孩子們,「喜歡的動物是什麼」,熊貓肯定位列前茅。可以説熊貓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

 

      當然不僅是熊貓。與日本人關係密切的「中國」包括平時意識不到的東西在內非常多。例如,四字成語。日本人特別喜歡用四字成語。在被問及座右銘的時候,大部分日本人都使用四字成語。在闡述新年的抱負時、

以及在演講等之中闡明自己的想法時,仍然愛用四字成語。要問為何使用四字成語,回答包括「能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的想法」、「一句話就能説清往往顯得複雜的人生觀」。

 

      日本人平時使用的四字成語可以分為日本造和從中國傳來,此外還有從最近的日語熱潮中産生的原創四字成語。搜索日本人愛用的四字成語,會發現有以下這些。

 

「明鏡止水」(「字形和含義都很好」、「我認為這是完美無缺的詞語」)

「一期一會」(「相逢是一生的珍寶」、「我認為這是在人生中永遠都不能忘記的心情」)

「切磋琢磨」(「喜歡拼命的感覺」、「拼搏的姿態顯得很美」)

「臥薪嘗膽」(「希望渡過困境」)

「不撓不屈」(「被這個説法所鼓舞」)

「溫故知新」(「就是喜歡這個説法」、「對我自己來説,更加需要的東西包含在這個四字成語之中」、「新和舊,我都想重視」)

等等,數量太多,難以枚舉。日本人喜歡使用中文的成語,來闡述人生觀和將來的抱負。

 

      説到「溫故知新」,小學生和初中生在新春首次寫書法時經常使用,這是日本人兒童時代就常在身邊的超有名的四字成語。除了「一期一會」,出處全都是中國。但日本人並未意識到這一點,極為自然地使用著。

 

      在像四字成語那樣融入日本人生活的「中國」元素這個觀點上,當然會想到中國菜。上周在這個專欄中,介紹了「世界上最愛吃餃子的是日本人」這一令人驚愕的事實,但餃子以外的中餐對於日本人的餐桌也是不可或缺的食物。

 

      據某網站進行的調查顯示,「愛吃的常見中餐排行榜」為以下結果。

 

      「愛吃的常見中餐排行榜」(男性)

第1位 餃子 

第2位 炒飯 

第3位 麻婆豆腐 

第4位 乾燒蝦仁 

第5位 拉麵 

 

      女性是什麼情況呢?某大型報紙運營的生活相關網站顯示了如下結果。「愛吃的常見中餐排行榜」(女性)

第1位 餃子

第2位 乾燒蝦仁

第3位 炸春捲

第4位 炒飯

第5位 杏仁豆腐

 

      日本人對拉麵的喜愛非同尋常。「喜歡到一日三餐吃拉麵都行」、「不同的店有各種味道,難以放棄」、「每週吃4次」……,經常聽到這些説法。順便説一下,很多日本人認為拉麵並非日本飲食,而是中餐。對於日本人來説,代表性的中國餐後甜點無疑是杏仁豆腐。

 


      日本人對《三國演義》的喜愛在中國也很有名。包括小説、電視劇和遊戲等在內,《三國演義》人物在日本受歡迎的程度具有超過老家中國的勢頭。《三國演義》人物的人氣似乎在中國和日本存在差異,由《三國演義》粉絲建立的網站的排行榜投票為如下結果。

 

以三國為背景的卡牌遊戲

第一位 趙雲

第二位 諸葛亮

第三位 關羽

第四位 劉備

第五位 張遼

第六位 董卓

第七位 曹操

第八位 姜維

第九位 馬超

第十位 呂布

 

      説到日本人喜歡的海外旅遊目的地,仍然是亞洲。在難以獲得長假的日本,具有「費用低、距離近、日程短」優勢、能輕鬆去旅遊的國家受到歡迎,但旅行目的地集中於中國大陸、南韓、台灣和香港。

 

      在最近的政治狀況下,據説日本人赴中國旅行人數正在減少,但仍有人到中國旅行,在這些人看來,熱門旅遊勝地第1位是外灘,第2位是八達嶺,第3位是豫園,第4位是故宮,第5位是天安門。

 

      日中關係的惡化被談論,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但是,訪日中國人的數量仍在增加,另一方面,像熊貓和中餐那樣,融入日本人生活的「中國」元素也不勝枚舉。

 

      2017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45週年。或許需要首先認識到存在於彼此生活中的「日本」和「中國」,進而重新認識無法割斷的鄰國關係。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