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91)日本民間流傳的5種預防流感的食材

2020/02/1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連日來,日本媒體也持續報道了中國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因為是新型病毒,在日本也引發了恐慌,自然也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不過,對於身在中國,尤其是武漢的人們來説,內心不知要承受多大的恐懼,這實在讓人揪心。

 

      這種新型冠狀病毒還有很多疑點未查明,預防和治療方法也尚未確立,但好像有很多方面與防治流感的做法相似。

 

      因此,雖然不知道能否作為參考,但我還是想介紹一下日本民間流傳的預防流感的方法。

 

      總之需要「勤洗手」。洗手的方法在小學恐怕會被反覆傳授,這次就當簡單複習。大致步驟如下。

 

      1.用流水濕潤雙手,在手掌上塗抹肥皂,認真揉搓。

 

      2.用肥皂搓洗手背。

 

      3.仔細揉搓指尖、指甲縫。

 

      4.搓洗指縫。

 

      5.不要忘記搓洗手腕。

 

      6.用流水把肥皂沖洗乾淨。

 

      7.用紙巾等認真擦乾雙手和指尖。

 

      洗手步驟相當繁瑣。

 

      但據説在日本人當中,患有「潔癖症候群」這種心理疾病的人不斷增加,他們一天不反覆洗手就會難受。除了勤洗手,更重要的是日常的健康管理。必須保證充足的營養和睡眠,提高抵抗力。

 

      在新型肺炎的預防方法中,維生素C可有效抵抗病毒的説法已被否定,但在預防普通流感時,民間流傳的方法是運用食材來提高身體免疫力。

 

      日本民間流傳著五種對預防流感和抵抗諾羅病毒最有效果的食材。它們都是什麼呢?

 

      以下內容並非絕對,僅供參考。

 日本的健康食品之一,納豆 

 

      第5名 南瓜

      日本有俗話説「冬至吃南瓜不感冒」。正如此,南瓜富含提高免疫力所需的營養素。據説南瓜中所含的β-胡蘿蔔素,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之後,可以保護粘膜,防止人體受到病毒的侵害。

 

      第4名 納豆

      納豆是日本享譽世界的終極健康食品之一。發酵食品納豆含有膳食纖維和支撐有益菌的納豆菌,有助於改善腸道環境。據説人類的免疫力和腸道環境密切相關,改善腸道環境,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第3名 舞茸(又稱灰樹花)

      最近備受日本女性關注的食材是舞茸。這種食材富含有助於人體新陳代謝的維生素B2,據説可望獲得消除疲勞的效果。

      好像也有研究結果表明,舞茸可抑制流感病毒繁殖,由於維生素B族是水溶性的,因此很適合燉湯、烹製日式菜飯等。

 

 

舞茸等日本菌類

     第2名 綠花椰

      綠花椰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建議採用蒸製或者微波爐烹調的方式,不要水煮。

 

      第1名 小松菜(日本油菜)

      小松菜富含提高免疫力所不可缺少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鐵及鈣等人體容易缺失的營養素。

      如果和油脂一起攝取,β-胡蘿蔔素、維生素E等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率就會提高,因此炒製,或者只用芝麻油或沙拉油拌製小松菜也能達到效果。

 

      沒想到這些食材還有這樣的功效吧。那麼,日本的媽媽們會為孩子烹製什麼樣的飯菜來預防流感呢?我順便一起介紹一下。

 

      〇豬肉大醬湯

       因為可以同時攝取豬肉、蔬菜、菌類、豆腐等食物,所以經常會在感冒的時候吃。

 

      (材料 四人份)

      豬里脊肉切成薄片 150g;胡蘿蔔 1/2根;芋頭或馬鈴薯 2個

      白蘿蔔200g;牛蒡 1/2根;大蔥切碎適量 

      湯汁(日本酒一大匙,味噌3~4大匙,醬油、日式甜料酒、芝麻油少許)5杯量

 

      (做法)

      ?把蔬菜切成合適的大小。

      ?鍋裏放芝麻油煸炒豬肉。

      ?放入蔬菜翻炒均勻。

      ④加入湯汁、醬油、日式甜料酒,煮至食材熟透。

      ⑤撇去浮沫後關火,加入味增。

      ⑥煮至沸騰。

 

      〇納豆雜燴粥

      (材料 兩人份)

       米飯200g;納豆兩包;菌菇1/2袋;湯汁(日本酒一大匙、日式甜料酒兩大匙、醬油兩小匙、鹽1/4小匙,胡椒少許)3杯量

 

      (做法)

      ?用流水沖洗米飯,去掉米飯的黏性。

      ?將調味料類加入鍋中煮開,然後放入菌菇稍煮。

      ?將納豆攪拌出粘絲後加入鍋中。

      ④放入米飯煮至沸騰。

 

      總之一句話,願新型肺炎疫情早日平息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