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92)非常時期,給大家講點暖心小故事
2020/02/18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我很擔心在中國的朋友們。
即便沒有感染疾病,長時間宅在家中閉門不出,自然也會讓人鬱悶不堪。俗話説「病由心生」,哪怕新型冠狀病毒沒有找到府,恐怕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患上其他疾病。
這真的很糟糕。
為了給大家解解悶,這次就介紹幾則日本網路上流傳的「給人帶來感動的小故事」吧。
這些故事不一定真實。但就算是虛構,「好故事」也能溫暖人心。現在正是艱難時期,希望大家能夠從這些小故事裏感受到一些溫暖。
故事1)被父母拋棄的侄女
我是一個24歲的單身女子。出於各種原因,我收養了7歲的侄女。哥哥和嫂子離婚後,侄女最初由嫂子撫養,但在嫂子再婚後,她似乎遭受了男方的虐待。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因為工作關係去侄女就讀的小學附近辦事,無意中向學校裏張望了一番,也許剛好是休息時間,走出校捨得侄女看到了我。雖然只是遠遠相望,但侄女還是一眼就認出我,邊哭邊跑過來撲到我懷裏。
我直接去辦公室跟老師們進行了面談。而嫂子始終沒有露面。
由此,我下定了決心。當時問侄女:
「想做我的孩子嗎?」
她緊緊地抱著我不放,回答説「想!再也不想回媽媽那兒了!」
領養侄女的過程艱難而曲折。
嫂子説,「你是想領取(國家發放的)育兒補貼!」
嫂子的再婚對象則叫囂道「先把之前的撫養費拿出來!」
對這樣的人説什麼都是對牛彈琴,於是我乾脆給了他們一筆現金。
昨天剛好是我與侄女成為母女一週年的日子。慶祝這樣的事情會感覺怪怪的,於是我只説因為自己嘴饞想吃就買了蛋糕回來。兩人吃完蛋糕後,女兒(原侄女)説,
「媽媽不愧是媽媽啊」。
當時我並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就隨口回答道,「媽媽當然是媽媽呀」。
之後明白了女兒那句話的含義,竟然差點哭出來。
雖然以後也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我覺得辦法總比困難多。
故事2)遊戲機
我是一個生活在單親家庭的男生,家很窮,媽媽沒錢給我買家庭遊戲機。
因為太想要了,所以終於對媽媽放狠話説,要是沒有出生在這麼窮的家裏該多好。當時媽媽那傷心的眼神,讓我至今都難以忘懷。
由於極度渴望擁有一台遊戲機,上初中的時候,我開始送報紙攢錢。
好不容易攢夠錢,跑到遊戲機櫃檯前的時候,我卻不知道為什麼最後沒有買。取而代之,我用自己攢的錢給上小學三年級的妹妹買了一件運動衫。因為她總是勉為其難地穿我的舊衣服。
我還給媽媽買了一罐護手霜。因為她的手總粗粗糙糙的。
去年我結婚了,婚禮的前一天,媽媽小心翼翼地拿出那個已經生銹的護手霜罐給我看。
我生平第一次説出了那句話,「謝謝您生下我」。
故事3)一個曾經尿褲子的女孩
那是我上初中一年級時發生的事。
上課的時候,鄰座的女孩尿褲子了。女孩的座位在最後一排的角落裏,除了我,其他人都沒有發覺這件事。我輕輕起身離開座位,默默走向走廊。老師從後面追過來,我沒有理睬。我用水桶打了水提回教室,把水潑到了那個女孩身上。教室裏頃刻大亂,學校把我和那個女孩的父母都叫來了。
我的父母向那個女孩的父母低頭道歉。雖被質問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我卻始終守口如瓶。
女孩好像在回家的路上把真相告訴了父母,後來對方特意到我家登門表達謝意。
時過境遷,那個女孩成為了我的妻子。
網上還流傳著很多令人感動的小故事。
前面我也説過,這些故事不知道是否真實存在。
當身邊充斥著大量負面資訊的時候,溫暖人心的小故事能給我們帶來些許安慰,這因該是事實。
![]() |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