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328)海外日本人的逆文化衝擊:日本製造果然了不起

2020/11/02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2020年只剩不到兩個月了。恐怕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覺得今年是飽受疫情折騰的一年。

 

      保持社交距離造成人與人之間變得疏遠。大家與別人打交道時總是戴著口罩只露出半張臉。如果是疫情後才認識的人,我都擔心摘下口罩時會不認識對方。

 

      在新冠病毒剛剛開始流行1~2個月的時候,口罩短缺成為問題。當然,醫務工作者的專業性較高的口罩另當別論,不過,普通民眾的口罩問題卻以較快的速度得到了解決。

 

      首先是手工口罩的流行。日本的女性紛紛開始手工製作獨一無二的時尚口罩。

 清涼口罩的例子

 

      緊接著,日本的各類企業都開始涉足口罩的開發,不斷向市場投放新産品。口罩的功能也不再單一。根據不同的生活場景,出現了各種功能迥異的口罩。不僅有運動時(進行肌肉鍛鍊和跑步時使用的口罩不同)不易沾上口紅和粉底的口罩,還有夏天給人帶來絲絲涼意的清涼口罩等産品。這些口罩基本上都可以水洗,既經濟又衛生。

 

      既有夏天使用的,也有冬天佩戴的口罩。夏天自然是清涼口罩,但秋天一到,在日本商店的櫃檯裏取而代之的則是使用發熱布料的「Heat Mask」。這種口罩採用接觸皮膚時讓人感到融融暖意的布料(據説叫做吸濕發熱布料),可保護臉部免受秋冬寒冷空氣的侵襲,同時也能起到防範新冠病毒的作用,是難得的好物。

 

      看到這樣的口罩新品,我不由地感嘆,日本製造果然了不起。

 

      很多日本人也是離開一段日本後才真正發現日本産品的無以倫比之處。

 

      回到久違的日本,用了日本産品之後,吃驚地發現太好用了,然後由此感受到「逆文化衝擊」的日本人不在少數。

 

      居住在台灣的一位日本女性便是其中之一。她每次回國都會感嘆「日本製造真了不起」。

 

      「要説日本製造了不起的地方,我覺得是各種産品都很容易打開。所有商品的蓋子都能輕鬆打開,洗衣液等的替換裝的蓋子可以用手擰下。還為方便替換下足了功夫。雖然這種事情在日本習以為常,但離開之後才發現,國外這樣的商品太少了」,她説

 

      據説,這位女士在台灣留學時,曾經花了近30分鐘才打開一瓶醬油的蓋子。與室友兩個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打開,最後只好用剪刀在內蓋上戳開了一個口。

 

      在自己國家很稀鬆平常的事情,在國外卻並非如此,這樣的事情當然很多。日本製造自然也是如此。雖然當地也有同樣的産品,但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卻往往不同。

 

      具體來説,有哪些商品不同,又如何不同呢?在海外生活的日本人,移居他國之後才發現「日本製造」的優秀之處,並在回國時必買的日本産品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


      (1)內衣和襪子 

 

      日本的這些産品在男女消費者中都有壓倒性的人氣。有人説,日本的夏季內衣可以增加清涼感,穿在身上很涼快,真是不可思議。冬季內衣雖薄,卻能增加熱感,去滑雪場時也會感覺很暖和。

 

      「二戰後變強的是女人和長筒襪」,這句話在日本眾所週知。的確如此。我的女性朋友們説,日本生産的長筒襪總也穿不壞,所以不知道應該穿多久再扔掉。我也有同樣的感覺。

 

      (2)基礎護膚品

 日本的市售藥品和化粧品受訪日客的歡迎 (日本大阪的藥妝店

 

      這也是男女消費者一致好評的日本産品。洗面乳、化粧水、乳液、洗髮精、護髮素……每天使用的基礎護膚品,還是選擇日本産品好,不僅品質上乘,而且對皮膚刺激小。我也用過歐洲的大牌基礎護膚品,但最後還是換回了日本産品。雖然我沒用過男士的須後潤膚霜,但聽説日本産品可以提供超群的使用體驗。

 

      (3)市售藥品

 

      一位居住在紐約的朋友説,美國市售藥品的藥效太強,不適合自己服用。

 

      的確,藥物並非藥效越強越好。日本制定了嚴格的《藥事法》,只允許出售安全性和有效性沒有問題的藥品。也就是説,日本藥讓人感覺安全又放心。順便説一下,我喜歡中國市售的中藥。「感冒清熱沖劑」是我的常備藥。

 

      (4)食品保鮮膜

 

      一位居住在法國巴黎的日本人説,回國時會大量購買的商品是保存食品的保鮮膜。雖然當地也有各種各樣的保鮮膜,但品質和易用性都比不上日本産品。

 

      關於食品保鮮膜,居住在世界各地的日本人都一致認為,日本保鮮膜容易拉出,可輕鬆撕開,貼合性恰到好處,好用得讓人吃驚。

 

      一位居住在德國的日本人説「德國産品有兩個缺點:(1)不容易從捲筒上拉出。保鮮膜緊貼在一起,拉出時需要相當大的力氣、(2)保鮮膜本身太薄。」

 

      一位居住在美國的日本人説,「這裡的保鮮膜大都不好撕開。最後只能扯斷。貼合性也不好,不能平整服帖地包裹食物。」

 

      最近,日本生産的食品保鮮膜還作為送給國外親朋好友的禮物而備受青睞。

 

      世界各國媒體都報道過外國人對日本製造的推崇。來日本應該買些什麼呢?也許各位讀者比我還清楚。但是,如果土生土長的日本人認為某樣東西必須選擇日本産品的話,那麼必然有自己的道理,大家務必進行參考。疫情過後歡迎大家來日本旅遊試試這些産品。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