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拉哈里:美朝會談後朝鮮不會棄核
2018/04/23
美朝首腦會談即將舉行。圍繞會談決裂的風險高不高、美國的對亞洲政策、中美的實力變化等問題,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新加坡前副外長比拉哈里·考西坎。
![]() |
比拉哈里·考西坎 |
記者:您如何看待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遭解職對美國外交的影響?
比拉哈里:在伊朗核協議等問題上,美國總統川普和蒂勒森存在分歧。政權核心人物與最高領導人存在不同意見在任何國家都是不可持續的。隨著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蓬佩奧接任國務卿,如果美國的外交能形成一貫性將是好事。
記者:美國更換國務卿,對朝鮮政策是否會改變?
比拉哈里:蒂勒森在對朝鮮政策上重視對話解決,而川普則把重點放在炫耀武力上。不過,如果美國想要發揮核武器的威懾力,需要有炫耀武力和努力(與朝鮮)建立共識兩個方面。川普正在通過實現美朝首腦會談,試圖邁向(與朝鮮)建立共識。過去(與蒂勒森)的路線差異目前並非問題,換人或許不會産生巨大影響。
記者:川普是否清楚認識到要把炫耀武力和建立共識區分使用?
比拉哈里:我認為他很清楚。
記者:美朝首腦會談實現時的前景如何?
比拉哈里:首腦會談是一個長期過程的開始。朝鮮不會因1、2次會談就改變主意,今後估計不會放棄核武開發。但會談有助於緩解朝鮮半島緊張局勢。雖然不知道將花費多長時間,但作為簽署和平條約的交換條件,或許可以給朝鮮保有的導彈設置上限。
記者:會談決裂的風險高不高?
比拉哈里:發生意外事件的可能性始終存在。但如果讓我説,朝鮮體制在某種意義上是合理的,其決定主動挑起戰爭的可能性非常低。美國也認識到如果採取軍事行動,日本和南韓可能成為犧牲品,這樣一來自身將失去信用。從使用核武器的風險來看,與東亞地區相比,存在印巴緊張關係的南亞地區更高。
記者:不過,人事如此混亂,美國能否推進連貫的外交政策呢?
比拉哈里:與過去的政權相比,當然(川普)仍未作出系統性的決定。但歐巴馬政權對於朝鮮幾乎沒有採取任何行動,辯稱那是戰略性忍耐。與之相比,川普正試圖發揮核武器的威懾力。
(川普政權)還認可了與日本和澳大利亞等亞太地區同盟國的關係,通過海軍航行賦予裁量權,顯示出對亞洲事務的關注。川普政權之所以沒有作出系統性的決定,原因是與對亞洲政策相比,其重點是對中東政策。
記者:美國的對亞洲政策有哪些課題?
比拉哈里:最大的弱點是試圖將外交、國防戰略與貿易政策切割開。在亞洲,貿易政策應該是外交戰略的重要的部分。不僅是川普瞄準的中國,日本、南韓和新加坡都正在受到重大影響。
記者:川普政權上台後,中美的勢力均衡是否發生了變化?
比拉哈里:人們往往容易認為美國正在衰退,中國正在崛起,但這種看法把事物過度簡單化了。習近平政權依然在國內政治上面臨諸多課題。雖説中國軍事實力在加強,但仍然明顯落後於美國。另一方面,美國有優秀的大企業、大學、研究機構和州政府。兩國都有優勢,同時也存在弱點。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野貴司 新加坡
比拉哈里·考西坎(Bilahari Kausikan):進入新加坡外交部後,歷任駐俄羅斯大使、駐聯合國代表和外交部副部長等職務,現在擔任巡迴大使。在任職新加坡外交部期間曾訪問朝鮮。現年63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