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談中國人口政策轉變

2018/11/12


      因為少子化傾向沒有得到緩解,中國開始商討完全廢止計劃生育政策。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研究人口問題的攜程網創始人梁建章。

 

     記者:你對人口問題發佈很多評論,出了書,為什麼這麼關注中國的人口問題?

 

     梁建章: 我是在唸經濟學博士的時候開始關注這個問題的。從我自己學習經濟的感受來説, 這可能是中國未來最大的問題。這不是一個短期問題,因為人口影響是現在生了小孩,20年之後他才工作,所以這是一個長期的問題。未來二三十年的中國經濟的最大問題應該就是現在人口的生育率,而且又是形勢很不樂觀,尤其中國生育率太低,所以這個政策也是特別值得去研究的。我希望研究並且把它傳播出去。幾年前很多人覺得並不掌握數據,還有人覺得不怎麼敢説。我是一個獨特的視角,企業家的角色,可以發出比較大的聲音,所以覺得有必要去做這件事。

 

攜程網創始人梁建章

 

      記者:您剛才提到人口數據的問題,考慮一個國家的人口的時候最重要的指標就是綜合生育率。中國關於這個綜合生育率有一些爭論,有人説是達到1.6%,但是有人説是1.2%,您有何分析?

 

      梁建章:應該不會差太遠,因為每年的新生人口是準確的,可能會有最多10%的差距,但是基本上是準確的。有多少育齡婦女,也是準確的。有一個變數就是以前到35歲以後就不生育了 ,現在到40歲還有人生育,這個是一個變數。但是這個變數的空間不是很大。所以 國家統計局做出了1.1%的數據,可能會偏低一些,真實數據應該在1.3左右,也是非常低,而且還在往下走。那麼為什麼有人説1.6%?因為有放開二胎,説會有很多人補生,所以會到1.6%。但是現在回頭看來是沒有什麼可爭論的了,因為二胎到去年就高峰已經過去,開始下降了。今年上半年的數字也繼續下降,那麼應該就沒什麼爭議了,就是1.3左右。

 

      記者:1.3%左右的,現在東亞的國家生育率都比較低,日本現在差不多是1.4%,但是中國更低一些,為什麼這樣?以前中國的高於2.0%,現在下降的比較厲害,您覺得下降的最大原因是什麼?是計劃生育嗎?

 

     梁建章:現在已經不是因為計劃生育了。現在二孩放開,三孩可能會馬上放開。中國比日本低,其實是正常的。因為中國的房價比日本高,相對於收入來講。中國的婦女就業比例也是比日本高,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受教育程度也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另外,中國的托兒所入學難度比較高,所以中國比日本低很正常。中國要把城市和農村分開,大城市的生育率只有0.7%,那是所有這幾個因素,因為大城市是職業比例最高,房價最高,入學難度也是最高。0.7不是不正常,你看香港也就0.9。房價相對於收入,香港太高了,雖然絕對房價是香港低。然後農村可能確實有1.6 ,城市也就1左右。所以加起來也就1.3左右。所以比日本低是完全正常的。南韓可能也比日本低。

 

     記者:南韓現在只有0.9,這是最新的數據。

 

     梁建章:是嗎?這個數據是最新的,我看到數據還有1.2。那南韓也很慘。

 

      記者:中國的勞動人口從2014年開始減少,按照統計局的數據,每年減少率0.4%。這會怎樣影響中國經濟?

  


   

      梁建章:影響不會太大 。日本從90年代開始進入老齡化,比中國快三十幾年。中國是2020幾年會跟他差不多。日本在90年代的每人平均GDP已經超過美國,現在跌下來了。但是中國現在的每人平均GDP只有美國的20-30%。所以中國現在整體來説還是處於效率提升、城市化的趨勢。所以現在不會應為勞動力減少而出現什麼問題。退休的都是一些low skill的人, 進來的都是幾百上千萬的大學生, quality不一樣。十年以後 到2030年左右,中國經濟又再上去一個臺階的話,就有點相當於日本90年代的時候。如果老齡化的話,經濟就會出現問題。不論是創新,還是養老方面。

 

      記者:您的書也提到2030年中國人口開始減少。21世紀末中國人口差不多是6億,對於這個預測,不少中國人口學家不太認同。

 

      梁建章:按照這個推算,1000年以後中國人就沒了。那日本人可能早就沒了。因為每代人都減少30-40%的話,1000年就沒了。但是有些東西我們是算不清楚的,每人平均壽命是算不清楚的,這是假設每人平均壽命沒有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的。但是有些東西可以算,每年出生人口如果按照這個速度減下去的話,那1.3幾乎就是一代人少了一半。那就是出生人口從現在1500萬,還有三代人左右,就是會減少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就是500萬。美國現在是400萬,是4億人口。所以500萬-600萬人口,可能差的不是太遠。

  

      當然每人平均壽命延長,但並不對經濟造成影響。就從中國的年輕工作人口來説的話,減少到現在的一半或者一半更多,到2100年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用糾結到底是6億還是7億 但是年輕工作人口減半,這個是完全有可能的。

  

      記者:一般來説,一個國家要提高綜合生育率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涉及到各個方面。您覺得現在中國需要哪些政策?

 

      梁建章:一個是發錢。我不知道日本發多少錢,有些歐洲國家,包括法國還是發很多錢的。我算下來大概是GDP的5%左右。然後就是建設很多幼兒園托兒所,基本上是很低成本的免費的提供,這是政府來建的。現在日本南韓都在建,中國還差很遠。還有在觀念上,説生小孩很重要,很多人不結婚也可以生,如果社會能夠提供一些支援的話,甚至利用一些高科技技術的話,都可以幫助不結婚的人生。現在不結婚的人有很多,在城市裏有10-20%。所以這部分人如果也能生小孩也可以。

  

      記者:一些中國專家提倡丁克稅,結婚以後沒孩子的夫妻加稅, 或者生育基金來鼓勵生育。

  

      梁建章:總體來説中國的稅是高的。社保的稅全球排在前幾位。中國的退休年齡是非常早的, 所以這個也是不可持續的,必須會延長退休年齡。社保已經這麼高了,再加丁克稅什麼的不太合適。如果能夠為有小孩的家庭減免一部分社保,那是比較好的。所以從減稅的角度來説 也是一種給錢的方式。現在中國整體的社保和稅收的負擔是比較重的。

  

      記者:國家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名字三月份更改了,沒有「計劃」了,委員會裏面的部門也沒有「計劃」的名字。這是不是國家現在開始考慮廢掉計劃生育?什麼時候出的?

 

      梁建章:每年的出生數字都放在這,一旦下降肯定會改變一些政策。現在就是要放開,如果要鼓勵生育就很複雜了。所以未來肯定是跟其他國家一樣,會不斷的會推出各種鼓勵生育的方式。而且力度測算過,GDP的5%,可能下一次我估計會逐步意識到需要花多少力氣才行 。別的國家也是走過這樣一個過程。提升生育率不是那麼容易的。

 

      記者:新的政策是三孩嗎 還是廢掉計劃生育?有一些爭論吧。

 

      梁建章:全面放開,三孩四孩沒什麼意義了,因為極少有人生三孩。

 

      記者:中國的農村生育意願比日本低是為什麼?

  

      梁建章:中國的整體生育意願比日本低,但是低的不多。農村的生育意願下降很快,因為現在的年輕人跟以前不一樣。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在城市,甚至在大城市的話根本就不生。真正在農村的年輕人可能會多生小孩,但是這些人越來越少。在農村從事農業的幾乎沒有什麼年輕人。

  

      記者:計劃生育有負面影響,這個大家都知道了,但是計劃生育政策的改變需要了這麼長時間,有什麼原因?

 

      梁建章:中國在90年代的每年出生人口已經比80年代下降很多了,可以説是嚴厲執行計劃生育的結果,一旦放開會反彈。但那時候還是比較難開其口,2000年初的時候又再往下走,那時候實際上可以看出來了。但是那時候計劃生育是被作為一個敏感話題,不太被討論。數字大家也不是太懂。 所以那時候我看到這個問題,覺得非常緊迫 。因為當時實行計劃生育的學者,當初是他們來做的這個事情,可能無意中又沒有必要的延長了政策。

  

       當時的主流學者還是有一種慣性思維。但是後來經過過去5-10年逐步討論這個事情,才扭轉過來。 現在絕大多數學者、絕大多數精英都接受這個問題了。當然經濟發展也是一個問題。當經濟比較貧窮的時候,是資源導向的時候,人口被認為並不是一個太好的。但是中國成為了中等收入國家,創新比較重要, 就發現市場大、人口多、人才多是一個優勢,這也是我書裏的一個主要觀點之一。 所以那個時候才開始轉變,所以確實是滯後了差不多10年左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