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教授談疫後中美對立下的日本外交

2020/05/20


  中西寬: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之後,美國和中國正在邁向對立加深的方向。除了高科技和南海等地緣政治方面的摩擦之外,對立還擴大至醫療保健領域。

   

  在11月的美國總統選舉中,不管是川普總統實現連任還是民主黨的拜登取得勝利,中美雙方的相互不信任或許都不會明顯改變。

   

中西寬

     

  此次新冠的全球性大流行將拷問此前認為使國境無限降低、讓人員、貨物、資金和資訊自由流動屬於最佳的想法。

    

  隨著中美對立加深,全球整體倒向1930年代那樣的貿易保護主義體制,存在著邁向分裂的風險。

     

  要避免這種狀況,或許要等到包括中美在內的世界都真正感受到破局的恐怖之時。重新構建國際格局的氛圍或將加強。但是,或需要構建兼顧自由貿易和國境管理的框架。

   

  平成時代(編者注:1989~2019年)的日本外交支柱是在與美國加深同盟關係的同時與中國展開合作。這是現實的選項,但隨著日本的國力相對下降,加強了對中美的依存度。

    

  從美國大筆購買防衛裝備,從中國吸引投資和遊客。這種做法的投入産出比自新冠全球大流行之前就出現惡化。

   

  以新型冠狀病毒為契機,醫藥品和醫療物資的過度對外依存帶來的脆弱性浮出水面。

   

  美國在全球範圍縮小軍事存在、減少負擔的趨勢或許不會改變。借助意識到國家利益的自主外交,通過與東南亞等中美以外各國加強關係來構建國際環境對日本來説日益重要。

   

  中西寬:京都大學大學院畢業。專業為國際政治學。現在為京都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教授。2014~2016年擔任日本國際政治學會理事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