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為何會打貿易戰?
2019/12/16
玉利伸吾: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已經波及到歐洲和日本,世界經濟開始陷入停滯。為什麼事態會惡化到這種程度呢?回顧歷史會發現深層的原因。
美國總統川普稱「無法容忍中國竊取美國的財富」,主張中國通過不公正的做法賺取貿易順差,提出制裁關稅等嚴厲的進口限制政策。
提出本國第一主義的川普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加徵高關稅抑制進口,保護本國産業,還限制自由貿易,力爭改善貿易逆差。但如果對手反抗,就發展為貿易戰。一直以來高舉自由貿易大旗的美國為什麼會走向保護主義呢?
其深層次的原因是主導權之爭。握有主導權的國家對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擁有壓倒性的影響力。長期以來美國擁有這樣的力量,但是美國在經濟層面的實力顯著下滑。
![]() |
中國的港口(資料圖,Reuters) |
《經濟霸權的去向 中美伯仲時代和日本的方向》(飯田敬輔 著)一書指出,2008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成為轉捩點。在世界的政治和經濟秩序出現動搖的背景下,成為大國的中國開始在貿易和金融等眾多領域給美國的造成挑戰。
面對挑戰,川普政權發起了貿易戰。美國政治學家葛蘭姆·艾利森在《中美戰爭前夜》(藤原朝子譯)中警告,崛起的國家與主導權國家的爭端很可能發展成戰爭。
崛起國家提出的要求和被追趕國家的不安將招致衝突。對過去500年間的新舊對立進行分析發現,「幾十年之內中美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很高」,因此需要摸索避免戰爭的政策。
保護貿易的根源是 「重商主義」,通過貿易賺錢、增加國家的財富。培育國內産業、減少進口,為了統治貿易,不惜發動戰爭。此外,「重商主義」還有團結國內的效果,但是也容易招致與其他國家的爭端。美國似乎回歸了這種思考方式。
「重商主義」是從17世紀前後開始通過海外貿易爭奪主導權的歐洲各國的支柱。18世紀之後,隨著自由貿易的擴大,「重商主義」走向衰微,但是每當工業化或大蕭條等世界經濟大幅震盪之際,就會再次復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