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德·馬克斯:沒有理由不投資中國
2021/10/29
中國房地産大型企業恒大集團的經營不安問題將反映出未來中國經濟怎樣的前景?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美國投資公司橡樹資本管理(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聯合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Stanley Marks)。霍華德·馬克斯認為,此前中國經濟從未經歷過不景氣,但今後將和美國、日本一樣經歷盛衰週期,橡樹資本管理所擅長的投資低迷企業的良機將到來。
![]() |
橡樹資本管理聯合創始人 霍華德·馬克斯 |
記者:您如何看待恒大的債務違約危機?
霍華德·馬克斯:中國因融資方便和高額的資本投入,經濟一直維持著非常高的增長。資本投入中也包含本來並不需要的高樓大廈的建設。恒大的經營問題表明這種情況不可持續。中國必須在某個時候轉型為不依賴於中央銀行的經濟。
中國的普通人和個人投資者或許認為政府會巧妙地避免陷入經濟不景氣。正因為存在這種過度自信和過度信賴,才會催生迴圈,當信心過度的時候,就會被修正。然後産生過度的恐懼和過度恐慌,這時又會再次被修正。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會陷入迴圈。
記者: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的高層稱恒大問題「(總體上對金融行業的外溢性)可控」。
霍華德·馬克斯:中國政府最後什麼都可以做。不需要獲得選民或議會的批准。最近稱不需要以盈利為目的的教育,相關行業轉眼消失。如果想要拯救恒大的話,政府可以説「我們打算回購所有負債」。但應該不會採取這樣的措施。
中國在過去的約30年時間裏,沒有經歷過經濟停滯,而是一直保持增長。但已開發國家不會一成不變地增長,而是會經歷盛衰週期。我把盛衰週期稱為「經濟的現實」。巨大的陣痛和危機,將成為中國經濟向「現實」過渡的契機。中國很聰明,我覺得好像在(通過一系列的應對措施)釋放出不打算拯救恒大的所有投資者的信號。
記者:您認為誰會得救,誰不會被救?
霍華德·馬克斯:個人購買的商品應該會想辦法去救。不清楚會不會救中國國內的公司債持有者。國外的公司債持有者應該不會成為拯救對象。原本拯救債權人就意味著否定經濟現實。對於經濟體系來説,創造性破壞不可避免,這次是一個轉折點。
記者:1990年代~2000年代初,日本企業在面臨股價和房價下跌的情況下,開始壓縮負債,導致經濟在保持供需平衡的同時縮小規模。中國有可能陷入和日本一樣的情況嗎?
霍華德·馬克斯:中國還沒有那麼多的中産階層。通過擴大中産階層和讓他們在國內消費,今後還有望實現經濟增長。有望保持世界平均水準以上的增長率。雖然只是簡單的印象,不過我覺得中國(經濟的年增長率)會在3~6%之間。美國的話,達到2%以上就很幸運了。
記者:橡樹資本管理從2015年開始在中國投資「困境證券(Distressed Securities)」。您如何看待今後的投資機會?
霍華德·馬克斯:中國的融資過去並不以經濟週期為前提。如果出現週期迴圈,會産生更多不良債權。我們之前積累了很好的經驗。合同受保護、可預見性強的流程也被確保。(我們)沒有理由不繼續投資。
記者:中美的政治對立仍在持續。投資活動會受影響嗎?
霍華德·馬克斯:還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中國想把上海和北京發展成世界金融中心。因此,法律必須始終保持公平。估計中國今後也會這樣做。
或許偶爾會出現像(禁止課外輔導班的)教育領域及(在限制兒童玩遊戲時間問題上,成為被加強監管對象的)騰訊這樣的情況。從我們的角度來説,比起與中國政府共用認識,掌握政府想要的是什麼更為重要。
雖然我沒有試過,不過如果可能,可以思考一下中國領導人可能會反對什麼。如果能夠提前掌握,避免這樣的行為,就很不錯。我們在做投資時一直注意的問題是,不要成為敵人,而是成為合作夥伴。
記者:華爾街長年與中國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霍華德·馬克斯:這是相互關係。中國想成為金融大國。而我們想在中國好好發展業務。雙方的目標可以實現一致。
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美國橡樹資本管理聯席董事長。曾任職於美國Citicorp Investment Management等,1995年創辦橡樹資本管理。之後將其培育成了運營資産總額1560億美元(截至6月底)的投資公司。還是對有破産風險等危機的企業的公司債和不良債權投資的「困境投資(Distressed Investment)」的先驅者。美國著名投資家華倫·巴菲特將馬克斯的著作列為必讀書之一。
本文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宮本岳則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