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牛出口量及金額雙創新高
2020/02/10
2019年日本産牛肉的出口量和金額均創出歷史新高。在過去10年中,金額增至8.7倍,而數量增至8倍。中國大陸等亞洲地區的收入水準提高,日本産牛肉的消費群體擴大至中高收入者。不僅是名牌牛肉,價格適中的牛肉需求也在增加,因此出口單價連續3年下降。2020年除了對美國出口之外,對中國大陸的出口也將解禁,日本牛肉出口增加的預期強烈,但也有聲音對新型肺炎的影響表示擔憂。
日本出口的牛肉幾乎全部為和牛。日本財務省的貿易統計顯示,2019年的出口額達到297.7億日元,比上年增加20%,比政府定為2019年目標的250億日元高出2成。
![]() |
和牛肉(資料圖) |
出口額最多的國家和地區是柬埔寨的86.7億日元,比上年增加54%。居第2位的香港也達到50.7億日元,增加23%。其次是台灣和美國。市場上很多觀點認為,對柬埔寨和香港出口量大,是因為經由兩地出口到中國大陸。
從出口量來看,2019年也比上年增加22%,達到4339噸,高於政府目標(4千噸)。
出口單價為每公斤6838日元(約合人民幣432.82元),下降1.6%。與3年前的7098日元(約合人民幣449.28元)相比下降約4%。出口單價下降是因為吃法和顧客層的擴大,不僅是高檔部位,包括比較廉價的部位在內,出口量都在增加。
此前,在美國、歐洲、香港和台灣等地,「上腰肉」和「里脊肉」等面向牛排的高檔部位受到歡迎。肉質等級為最高檔A5級的神戶牛等品牌牛肉成為出口的中心,單價也高。
不過近年來,不僅是歐美,在生活水準提高的亞洲地區,日本式的食肉文化也在普及。在亞洲地區,尤其是推出採用薄肉片的壽喜鍋(日式牛肉火鍋)和燒烤的日料店增加,「肩里脊肉」和「排骨肉」等價格適中的部位的需求增加。
從每公斤日本産牛肉的出口單價來看,與上腰肉(8169日元,約合人民517.17元)相比,肩里脊肉(4841日元,約合人民306.48元)和排骨肉(4769日元,約合人民301.92元)低4成左右。
由於日料店增加,對當地顧客的爭奪戰日益激化,這也是日本産牛肉單價下降的原因之一。日本大型肉食企業星全(Starzen)出口集團的高管新林浩嗣表示,「最近1年,A5以外的A4和A3的需求增加」。其他牛肉出口商也透露,「在亞洲地區,追求低價格的趨勢正在加強」。
和牛在日本國內的行情正在下降,這也産生了影響。作為指標的東京市場和牛批發價(A4,去勢牛)2019年平均為每公斤2411日元(約合人民幣152.64元),比2018年平均便宜2.5%。原因是價錢過高,導致日本國內消費者流失。
和牛的出口量僅為日本國內産量的2~3%,仍有擴大餘地。尤其是2020年,從對美國的出口來看,此前的低關稅出口配額為200噸,貿易協定生效後最多增加至6.5005萬噸。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有望在2020年內時隔約20年解禁,流通業內人士表示,「出口增加預期強烈」。
但是,也有出口業內人士等聲音表示,「在香港和美國,供應過剩的跡象已開始輕微出現」。這是因為和牛的珍貴性與消費者對其的憧憬帶來消費增加的局面正在成為過去。星全海外本部的副本部長北本晶英錶示,除了提供有關食用部位的建議、設定更適中的價位之外,「今後或者需要生産的故事性等因素」。
隱憂是中國大陸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疫情走向。目前日本産牛肉的出口依然強勁,但在流通行業中,認為「中國等的消費走向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強」等不安的聲音也在增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