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肉食化」,供給犯愁
2019/04/19
日本人的「肉食化」程度在加強。街上的烤牛排店生意興隆,「烤肉女子會」也人氣高漲。近20年間,日本每人平均肉類消費量增加了近2成。另一方面,由於畜牧業養殖戶的老齡化等原因,日本國産牛肉的供給量卻難以增長。這使得供求間的差距擴大,日本國內的肉類供給量只夠滿足需求量的一半。雖然,自由貿易圈的擴大使得進口增加,但亞洲等其他地區的肉類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長。為此,有必要提高日本國內畜牧業的供給水準。
![]() |
參加「烤肉女子會」的日本女公司職員們(東京都港區的烤肉店) |
通過日本農林水産省匯總的「食物供需表」可以大致了解日本人的肉食化趨勢。從顯示肉類消費量的「純食材供給量」可以看出,2017年日本國民每人平均1天攝入89.7克的肉類。消費量在20年裏增長了17.6%。
魚貝類和白米需求減少
曾經消費量多於肉類的日本人的魚貝類的消費持續減少,20年裏減少了34.7%至66.7克。2011年度,魚貝類消費開始少於肉類。白米等穀物類的需求也減少了11.7%,降至243.2克。
![]() |
在日本的家庭收支情況調查中,也可以明顯的看到這一趨勢。2018年,每戶家庭平均每月的消費支出為28萬7千日元,與20年前相比減少4萬日元,但其中肉類支出佔7400日元,增加了逾400日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