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的大眾為何在中國不受影響
2015/11/10
尋找大眾失誤
「最近1個多月裏,舉整個公司之力,拼命尋找大眾的問題和弱點,但仍然沒有收穫。大眾在中國果然強大」,常駐中國的一家日資汽車廠商的高管如此遺憾地説。
![]() |
中國酒店前停放的大眾高檔品牌奧迪 |
這名日系車企高管講述了該公司的「大眾機會項目」。該項目在是在大眾造假問題曝光之後的9月後半段啟動。根據該公司日本總部高層的號令,展開了在全球徹底尋找大眾「失誤」,以推動自身銷售增長的大規模項目。
項目的內容是,對於已擁有大眾車的用戶、正在考慮更換大眾汽車的人、乃至正考慮首次購買大眾車的客戶進行徹底調查,以爭取客戶轉變。當然,大眾的最大市場中國最受期待。
但是,在項目開始之後,就在中國遭遇了困難。項目的意圖無法得到身在銷售最前線的中國員工的接受,反應冷淡,甚至可以説完全沒有。
中國員工的「預言」
中國員工的理由是這樣的。「由於柴油車的造假,空氣或許多少受到了污染,但汽車燃效本身不管有沒有造假問題,都不會明顯改變吧?如果燃效沒有明顯改變,中國人就不會特別在意大眾這次的造假問題。這樣的項目即使做了也沒太大意義」
![]() |
但實際上,在最近1個月裏,雖然繼續展開市場調查,但獲得的結果卻正如中國員工事前預測的那樣。「根據這種結果來看,瓦解大眾的材料在中國完全沒有發現」,對於持續1個多月的項目的結果,那位日本高管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這位日本高管説:「中國市場或許果然非常特殊。雖然不甘心,但現在也束手無策」。
大眾零部件訂單顯示出的強勁
有一組可以看到驗證大眾出乎意料強大的數據。這就是顯示大眾在過去和現在向主要零部件廠商提出的零部件訂單量的走勢圖。這是零部件廠商根據來自大眾的訂單量匯總的資料,對此加以分析,不僅能了解大眾銷量的波動,還能看出大眾今後如何看待中國市場。
由於中國經濟減速,大眾和其他車企一樣,自今年年初就表現疲軟,在今年春季之前開始面臨大量庫存。大眾迫不得已在7~9月3個月裏進行了大幅減産。如果以減産前的6月為「100」,那麼進行減産的3個月的産量則降至「60」左右。
就在進行減産的最後階段9月,大眾爆發了前所未聞的造假問題。因此,很多觀點認為,10月以後的生産當然也將繼續減少,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自10月起,大眾的産量呈現復甦態勢。更加令人吃驚的是,大眾向各零部件廠商提出的生産計劃顯示,11月的生産計劃預計恢復至減産前的6月的水準,而12月則將超過6月。
觀察這份計劃,得出的結論只能是大眾本身明顯認為造假問題在中國幾乎沒有産生影響。
一家向大眾供貨的零部件廠商的高管表示「本來擔心大眾廢氣造假問題的影響波及到中國市場,但是看了大眾的生産計劃之後稍微放心了,大眾真的很厲害」。在銷售層面,9月大眾的銷售情況趨於復甦,擺脫了一度萎靡不振的局面。目前在中國,此次廢氣造假問題並未對大眾造成太大衝擊。
雖然只是目前並未造成太大影響,不過為何影響能輕微到這種程度呢?其背景是,中國柴油車在乘用車銷量中所佔比重僅為0.5%。此外大眾的涉事車型為不在中國生産的進口車,數量很少。
![]() |
大眾在中國車展的展臺 |
大眾必將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
大眾在中國的銷量佔全球銷量的4成。另一方面,與大眾爭奪全球首位的豐田汽車的在華銷量僅佔全球銷量的1成。大眾致力於開拓中國市場,對於大眾來説離開中國市場經營將難以為繼。
10月29日訪問中國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北京與中國總理李克強舉行了會談。會談後,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與大眾就在全球構築長期合作關係達成共識並簽署了協議。工商銀行今後將直面大眾廢氣造假問題,在全球向資金需求增強的大眾提供資金支援,構築合作關係。
今後大眾廢氣造假問題的影響在日美歐必將進一步擴大。對大眾構成支撐的將是中國市場。瑞穗銀行的湯進認為:「30年來逐漸滲透到中國市場的大眾品牌因廢氣造假問題而崩潰的可能性極低。為了彌補日美歐業務的收益下滑,大眾將進一步致力於強化中國業務」。
大眾被迫在全球各地應對廢氣造假問題,展開防禦戰。看似走投無路,但是對大眾來説,和以前一樣今後中國市場將成為「值得感激的市場」。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廣州支局 中村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