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購車傾向:SUV買國貨 轎車挑外資
2017/02/02
如果是受歡迎的SUV,購買價格便宜的中國品牌也可以,但正統的轎車還是想選擇外資品牌——在按照車型統計的2016年的中國新車銷量時發現了這一明顯的趨勢。受年輕人青睞的SUV方面,排名前十位的車型中,中國品牌佔6款,表現堅挺,但在轎車方面中國品牌依然只有1款車型上榜,給人的印象是中國消費者在轎車方面更信賴外資品牌。
![]() |
中國長城汽車的主力SUV「哈弗」(HAVAL)系列(廣州車展) |
受小型車減稅政策的推動等,2016年中國的新車銷量比上年大幅增長13.7%,達到2802萬輛,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大市場的地位。其中,除商用車以外的乘用車為2437萬輛,按車型來看,轎車佔50%,其次是SUV,佔37%。
近年來,SUV的人氣飆升,2016年的銷量比15年增長45%。起拉動作用的是中國品牌的車企。
中國品牌的SUV每輛售價6萬~9萬元,遠遠低於外資品牌的價格,這對消費者來説是最大的吸引力。目前,中國品牌的車型在設計方面越來越向外資品牌靠攏,品牌形象也在逐步提高。
一方面,價格幾乎是中國企業2倍的歐美系和日系品牌在SUV的在前十名排行榜中也有4款入榜。由此可以看出除了低廉的價格以外在其他方面仍很難取勝的中國企業面臨的現實。
這種趨勢在轎車上更為明顯了。躋身銷量排行榜前十位的中國品牌只有吉利汽車的低價位轎車「帝豪」一款車型。之所以能上榜,主要也得益於低至6.98萬元的超低價格的魅力。
![]() |
中國品牌轎車不受消費者歡迎的原因也在於價格差。與SUV相比,外資車企和中國車企的轎車的價格幾乎沒有差別。價格相差2萬~3萬元左右的車型也很多。如果是這樣的話,不如選擇外資品牌的車——這或許是中國消費者的心聲。
也就是説,從中國消費者的購車傾向來看,如果像SUV那樣價格相差2倍,也可以向價格合適的中國品牌汽車妥協,但如果是價格沒有太大差別的轎車,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外資品牌的車型。
中國市場目前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小型車(引擎排量在1600cc以下)減稅政策。因為購買一輛新車能因此便宜數萬日元。受益最大的就是小型車商品數量較多的中國車企。
不過,該減稅政策將於2017年年底結束。預計除了價格外依然很難打出太大亮點的中國車企在該政策結束後將面臨銷量大幅減少的影響。還有觀點指出,在中國市場上,外資企業可能會再次佔據巨大優勢。
中國品牌的汽車乍一看勢頭強勁,但真正接受消費者嚴格評價的時期可以説才剛剛開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廣州 中村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