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爭奪中國二手車載電池
2020/01/03
日本綜合商社丸紅與中國新興純電動汽車(EV)企業拜騰(BYTON)展開了資本合作。拜騰還獲得在車載電池領域居世界第2位的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簡稱寧德時代、CATL)的出資,丸紅尋求通過合作獲得二手電池。此外,伊藤忠商事也與中國最大純電動汽車企業比亞迪(BYD)的合作企業攜手,尋求把二手車載電池轉用於大型蓄電池。迅速普及的純電動汽車今後將創造龐大的二手電池市場。著眼於10年後的電池爭奪戰已拉開序幕。
丸紅最近與拜騰簽署了資本合作協議。出資額被認為在數億日元左右。如果合作順利推進,將討論增加出資。
![]() |
拜騰開發的高檔純電動汽車搭載能以動作和語音操控的顯示器與通信功能,被稱為「行駛的智慧手機」,還將搭載自動駕駛功能。該公司由德國寶馬(BMW)的技術人員於2016年成立,如今在中國、美國、德國擁有約1600名員工。計劃2020年5月在中國推出純電動汽車,2021年進軍歐美市場。
在設立3年以來快速增長的背後,是某出資者的存在。那就是居世界第2位的車載電池企業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拜騰從寧德時代獲得資金、電池乃至相關技術,在眾多的新興純電動汽車企業之中正在成為領先一步的存在。丸紅也看準了這一點。
車載鋰離子電池的壽命一般來説被認為是8~10年。但就算作為車載電池結束壽命,作為家用蓄電池等仍具有充分性能。有分析認為,到達壽命的車載電池的蓄電能力仍達到新品的6~8成左右,可繼續使用約5~10年。
拜騰的純電動汽車越是暢銷,越會大量産生二手電池。丸紅希望取得其中大部分,將這些電池相互連接,加工為大型蓄電池。
丸紅正在大力發展風力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業務,要穩定運用這些能源,與蓄電池的結合不可缺少。如果通過拜騰與寧德時代建立密切關係,在二手電池的採購方面,丸紅有可能走在競爭對手的前頭。
在中國純電動汽車電池的再利用方面,伊藤忠商事領先。10月,該公司與涉足車載電池再利用等業務的深圳市普蘭德儲能技術有限公司(Pandpower)展開資本與業務合作。普蘭德儲能由世界第3大車載電池企業、中國最大純電動汽車企業比亞迪(BYD)的創始成員設立,從比亞迪獲得二手車載電池。
伊藤忠通過普蘭德儲能確保比亞迪製造的電池,將於2020年啟動再利用業務。計劃在40英呎貨櫃內安裝16~20塊二手車載電池,加工為蓄電池,可供應100個普通家庭1天所使用的電力。還計劃進軍澳大利亞等市場,力爭5年後發展為100億日元規模的業務。
有民間推算顯示,中國的二手車載電池2020年的總容量為350萬千瓦時,預計到2025年將激增至4200萬千瓦時。到2025年,規模將是歐洲的7倍,日本的42倍。
![]() |
拜騰的純電動汽車(資料圖) |
進入2019年後,出現中國政府分階段減少對純電動汽車補貼等不確定性因素,但在今後數年裏確實將産生大量二手車載電池。而中國的純電動汽車企業並未做好應對這種時代的準備。
在日本企業方面,推出混合動力車「普銳斯」的豐田花費較長時間構建了回收車載電池的機制。日産的純電動汽車「LEAF(中國名:聆風)」的部分二手電池自9月起,在7-11的店舖作為蓄電池使用。
在歐洲企業方面,德國福斯(VW)與美國特斯拉前高管設立的電池初創企業Northvolt(瑞典)展開合作。啟動了從純電動汽車電池量産到回收利用的一籃子聯合研究。
儘管今後中國當地企業涉足這一領域的可能性很高,但丸紅高管表示,「車載電池的再利用剛剛啟動」。據悉,比較知名的案例僅有運營通信基地台的中國鐵塔在輔助電源上轉用二手車載電池。
丸紅和伊藤忠接近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這兩大巨頭的意圖就在這裡。希望從構建二手電池供應鏈的最初階段就參與其中,以確保一定量的電池。
需求增加,原材料不足
日本的調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的推算顯示,車載鋰離子電池的全球需求量(按容量計算)2018年為1億657萬千瓦時,到2025年將達到5億4824萬千瓦時,在7年裏猛增至5倍以上。除了純電動汽車之外,來自混合動力車(H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等的需求也將增加。
該公司的分析師警告稱,「成為車載電池原料的金屬資源有可能出現供不應求。尤其是鈷,如果維持目前的使用量,到15~20年後有可能枯竭」。
![]() |
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11月鎳的平均價格為每噸1萬5171美元,上升至4年前的近2倍。鎳被用於車載電池的正極材料,因此將來的供給不足令人擔憂。
純電動汽車的二手電池不僅能轉用於蓄電池,作為能提取鈷、鎳等金屬資源的「城市礦山」也受到關注。除了商社之外,住友金屬礦山等有色金屬巨頭也將加快技術開發。不僅是確保採購渠道,如何有效利用資源也將受到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安藤健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