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爭奪鋰電池原料
2019/10/16
為鋰離子電池開發做出貢獻的旭化成名譽研究員吉野彰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這種電池被廣泛用於智慧手機、純電動汽車(EV)和蓄電池等,全球的需求正在擴大。電池需求增長正在給原材料領域帶來新的商機。包括被用於電池正極材料的鈷和鎳等。除了商社和資源企業外,電池企業和IT企業等跨界企業也掀起錯綜複雜的爭奪戰。
![]() |
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世界屈指可數的鋰礦山「Whabouchi」,推動2020年下半年啟動生産的準備工作正在推進。有一家企業認為,涉足從開採到冶煉業務的內瑪斯卡鋰業(Nemaska Lithium)屬於有潛力的投資對象,進行了出資。那就是倡導「資訊革命」、積極投資人工智慧(AI)和移動出行領域的軟銀集團(SBG)。
軟銀集團2018年4月投入約80億日元,取得了內瑪斯卡鋰業的9.9%股權。對軟銀集團來説,這是首個礦山投資項目。該礦山的預計鋰産量為3.3萬噸,軟銀集團將長期直接採購最多20%。首先向軟銀集團涉足的光伏發電業務的蓄電池供應鋰。
「對內瑪斯卡鋰業的出資在集團戰略上是極為重要的一步」,軟銀集團會長兼社長孫正義如此強調出資的意義。
![]() |
阿根廷奧拉羅斯鹽沼一個用於提取鋰的水池(2017年11月8日,REUTERS) |
軟銀集團不斷對移動出行領域展開投資,還看中了純電動汽車不可或缺的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潛力。孫正義表示,「將通過科技和能源的融合,進一步推動物聯網和純電動汽車時代的移動出行革命」。
礦山投資此前一直由資源企業和商社承擔,但在鋰離子電池領域,跨界企業也開始直接採購原材料。推動他們採取行動的是原料分佈不均這一問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