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車企以中國為起點尋求復甦
2020/07/24
在全球汽車行業因新冠疫情擴大而受到打擊的背景下,中國市場率先好轉,日本廠商打算以中國為起點實現復甦。此前一度下滑的中國新車銷量在4月和5月實現同比增長。為了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車,中國政府出台了補貼政策,大力支援汽車這一基礎産業。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其生産和銷售前景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整個汽車行業的未來。
![]() |
本田的武漢工廠恢復生産(4月,Reuters) |
調查公司MarkLines的數據顯示,中國4月的汽車銷量同比增長4.5%,達到206萬9962輛,5月增長14.5%,達到219萬4000輛,已連續兩個月超過去年業績。中國的新車銷量自新冠疫情擴大之前就開始下滑,這是2018年6月以來首次銷量同比增加。其中,商用車的增幅較大,4月增長32%,5月增長48%,表現良好。由於中國政府增加了公共工程項目,卡車需求高漲。
日本汽車廠商在中國的銷量也十分堅挺。3月之前,豐田、日産、馬自達一直處於銷量下滑的苦戰狀態,但4月以來銷量均超過去年業績。豐田5月的銷量同比增長20%以上,達到16萬輛,出現大幅回升。本田在新冠疫情損失嚴重的湖北省武漢市擁有工廠,其銷售情況雖恢復得慢一些,但也在逐漸好轉。一家日本汽車廠商的高管吃驚地表示,「中國的復甦速度比想像的要快」。
![]() |
廣州市的豐田專賣店 |
中國是最先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國家,因限制居民出行及汽車銷售店停業等,2月新車銷量下滑79%至30萬輛。現在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加上中國政府推出了購車補貼等刺激政策,新車需求趨於恢復。
汽車生産也在恢復。中國的汽車生産跟銷售一樣,在2月大幅下跌了8成,而4月增長2.4%,增至210萬1556輛。5月的産量進一步改善,增長18.2%,增至218萬7000輛。
4月,全球各地的汽車生産低迷。在主要市場中,同比增長的只有中國。中國2019年的新車銷量達到2500萬輛以上,是全球最大市場。受新冠疫情影響,在全球市場低迷的背景下,最大市場中國如何保持恢復態勢並帶動整個市場,將左右今後全球整體汽車市場的走向。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環保規定也出現了對日資廠商有利的動向。中國政府過去一直對混合動力車(HV)和汽油車一視同仁,預計今後會把混合動力車列為「低燃耗車」予以優待。中國2019年引入了將純電動汽車(EV)等作為新能源車推動普及的「新能源車(NEV)積分制度」,廠家需要進一步增加新能源車的生産和銷售數量。
由於從2021年1月開始,混合動力車也將作為「低燃耗車」受到優待,因此對於豐田、本田等混合動力車産量大的日本廠商而言是利多因素。
新冠疫情在全球繼續蔓延,即使暫時平息也可能會有「第2波」疫情襲來。在未來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日本車企正面臨著能否抓住中國商機的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岡田江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