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排放門5年後:押注純電追趕特斯拉

2020/09/21


      9月18日,德國福斯(VW)的廢氣檢測造假事件被曝光已過去了5年。在此期間,柴油車的退潮和純電動汽車(EV)的崛起日趨明顯,美國特斯拉在汽車行業躍居總市值首位。大眾則遭受了3萬多億日元的賠償金打擊。有觀點認為,大眾今後將轉向純電動汽車,到2020年代中期在純電動汽車領域成為與特斯拉比肩的兩強。在世界範圍內,以純電動汽車為核心的競爭與合縱連橫或將加速。

  

  

      9月3日,在大眾總部附近的機場,特斯拉首席執行官(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走下私人飛機。與前來迎接的大眾集團董事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一起,試駕了交車前的大眾純電動汽車「ID.3」。

 

      馬斯克似乎認為高速時的強勁性仍有欠缺。赫伯特·迪斯表示,「這是面向大多數人的大眾車」,同時又説:「特斯拉正在加速行業的變革」,稱讚了競爭對手。大眾此前曾輕視特斯拉,稱「特斯拉能做到的事情,我們不會做不到」,如今態度完全改變。

  

大眾的戰略純電動汽車「ID.3」開始交付(9月11日,德國法蘭克福,Reuters)

  

      大眾的柴油車廢氣檢測造假問題於2015年曝光。隨後發展為波及行業其他公司的醜聞。之後,這一事件讓全球各地加強了廢氣排放和燃效的監管。

 


 

      原本歐洲企業在混合動力車領域落後於日本企業。因此,燃效比汽油車高出1~2成的柴油車被歐洲定為環保車的眼前首選。但現在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柴油車佔西歐新車銷量的份額從2015年的52%降至2020年1~6月的28%。

大眾為柴油車排放門事件付出了高昂代價(Reuters)

 

      另一方面,作為環保車迅速受到關注的是純電動汽車,尤其是最大廠商特斯拉。2021年計劃在全球銷售110萬輛。總市值僅特斯拉1家就超過大眾、戴姆勒和寶馬等德國3強的總和,從市場的評價來看,立場已經逆轉。

 

      大眾也在迅速向純電動汽車傾斜。9月11日,採用純電動汽車專用底盤「MEB」的「ID.3」開始交付。在德國的售價約為370萬日元。

 

      這種大力發展純電動車的態度還體現在統計數據上。投資調查公司艾弗考爾(Evercore ISI)的統計顯示,大眾2020年1~6月在全球純電動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動車)市場的份額為11.7%,僅次於達到18.8%的特斯拉,排在第2位。旗下的奧迪和保時捷推出的新款純電動汽車做出了貢獻。今後再加上大眾ID系列,艾弗考爾的分析師克里斯·麥克納利(Chris McNally)預測稱,「純電動汽車市場將迎來特斯拉和大眾兩家企業的壟斷」。

  

      廢氣檢測造假導致大眾的品牌嚴重受損,另一方面也成為重大的戰略轉捩點。大眾計劃到2025年使相當於總體銷量2成的300萬輛轉為純電動汽車。

  

  

      日本企業也在與柴油車保持距離。日産汽車將停止開發新的柴油引擎,預計最早在2020年代停止生産。本田和豐田也將在歐洲結束柴油乘用車的銷售。

 

      在純電動汽車戰略上起步較晚的歐美企業將加快推進重組。歐美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已決定與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PSA集團)合併。大眾挑戰特斯拉的純電動汽車戰略能否成功、其他企業如何加入競爭,或將刷新行業勢力格局。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深尾倖生、寺井浩介 法蘭克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