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想借中韓之力推進車載電池國産化
2020/11/10
印度尼西亞政府計劃到2024年實現純電動汽車(EV)用鋰電池的國産化。礦業、石油、電力領域的4家國營企業近期將成立新公司。為了獲得技術經驗,印尼政府還開始與中韓大型企業進行談判。為了維持國內汽車産業,印尼將舉國發展新技術。
印尼礦業企業Mining Industry Indonesia(MIND ID)、最大石油企業PT Pertamina等將對新公司出資,作為電池業務的持股公司。還將在鎳提取、電池生産及回收利用等各領域成立業務公司。
![]() |
在最為核心的電池生産方面,印尼正邀請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南韓LG化學合作。印尼海事和投資事務協調部長盧哈特・潘傑蓋丹(Luhut Pandjaitan)、國營企業部長埃里克·多希爾(Erick Thohir)等與總統佐科關係密切的閣僚訪問了中韓2家企業。盧哈特・潘傑蓋丹表示,「針對純電動車電池生産簽署了文件」。據悉印尼還希望2家企業對該國的電池生産進行投資。
盧哈特・潘傑蓋丹強調:「希望在2024年之前開始生産最新型電池」。據印尼國營企業部介紹,預計電池國産化事業的總投資額將達到200億美元。
![]() |
印尼的鎳礦(REUTERS) |
在全球脫碳化的潮流下,汽車産業將由引擎汽車向純電動汽車等轉型。印尼的閣僚也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汽車佔到汽車銷量20%的目標,純電動汽車電池的國産化就是其中一環。為實現在印尼國內生産純電動汽車,該國還與南韓現代汽車針對在國內建設工廠達成協定。
隨著純電動汽車普及,引擎等部件需求減少,印尼希望能繼續維持相關産業的就業。製造業佔到印尼GDP的約2成,汽車産業是其中的核心。該國2020年1~8月的汽車産量約為42萬輛,在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中,規模僅次於泰國。
印尼的優勢是出産純電動汽車電池所用的鎳。鎳和鈷、鋰一起用於鋰電池的正極材料,對於鋰電池的充放電必不可缺。英國調查機構WoodMac預測,面向電池的鎳需求在2018年為12萬噸,到2040年將增至10倍的120萬噸。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推算,印尼2019年的實際鎳産量為80萬噸,估計埋藏量為2100萬噸,均為世界最大。份額分別佔到全球的約30%和約24%。
為了在國內提高附加值,印尼正逐步減少未加工鎳的出口,2020年1月決定全面禁止出口。目前鎳被用於印尼國內的不銹鋼生産等,今後將把用途擴大到純電動汽車電池領域。據印尼政府介紹,特斯拉正考慮在印尼建設電池工廠。印尼出産鎳似乎是背後原因之一。
![]() |
不過,印尼要想實現純電動汽車電池國産化還面臨著曲折。因為對寧德時代及LG化學而言,印尼企業有可能成為競爭對手,因此能在多大程度上合作還不得而知。
雖然印尼政府希望國産化,但因資金不足等而以失敗告終的例子也有很多。儘管引擎汽車好不容易才實現國産化,但印尼國産車的代表——SMK公司的汽車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中國製造。日本車佔據印尼國內市場的9成以上,本土廠商的銷量依舊很少。
瞄準汽車産業的結構變化,全世界陸續出現加快車載電池的開發和生産的動向。在東南亞,泰國政府也設立了投資優惠制度。如果是新開始生産整車,最長免除該業務8年的法人稅。為了促進電池的國內生産,還針對原材料進口設置了為期2年的90%減稅措施。
在競爭激烈的純電動汽車市場,為了不使計劃淪為「畫餅」,印尼政府的執行能力受到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地曳航也、ERWIDA MAULIA 雅加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