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自動駕駛專利競爭力反超IT企業
2021/05/17
在自動駕駛技術開發領域,落後於IT企業的汽車廠商正在捲土重來。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等調查了截至1月底的在美國的專利競爭力,福特和豐田躍居前列,超過了在2年半之前的上次調查中排在首位的Alphabet(谷歌母公司)的相關企業Waymo。汽車廠商在「行駛、停車、轉彎」等基本行駛技術上具有優勢。隨著自動駕駛汽車逐漸接近實用化,汽車廠商正在與此前領先的IT企業抗衡。
在日本企業中,除了汽車廠商之外,還有索尼等共12家企業進入專利競爭力前50位。不過,在美國的公路行駛試驗距離方面,日本企業落後於美國和中國企業。隨著自動駕駛的實用化進一步臨近,符合實際公路行駛的技術開發競爭或將日益激烈。
![]() |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委託專利調查公司Patent Result,調查了截至1月底的在美國的自動駕駛專利競爭力。統計了其他競爭企業在申請專利時,作為類似專利在國際機構報告中引用的次數以及被其他企業提起訴訟的次數等,按企業轉化為數值。引用和被起訴次數顯示出這是在競爭激烈的領域受到關注的重要專利。
專利競爭力排在首位的是福特,豐田排在第2位。在前10中,7家為傳統汽車廠商和汽車零部件廠商。
豐田的競爭力因專利件數增加而提高
在自動駕駛技術的專利競爭力方面,排在第1位的福特的綜合得分提高至6054分,增至上次的3.6倍。第2位的豐田為2.4倍的5349分。美國Waymo上次排在首位,本次降至第3位,為4895分,得分是上次的1.7倍。
![]() |
豐田的自動駕駛汽車「e-Palette」 |
豐田和福特在2年半裏超過Waymo的主要原因是專利件數增加。豐田和福特的有效專利件數均增至2.5倍,Waymo僅增長8成。隨著全球自動駕駛汽車的實用化臨近,汽車廠商擁有的汽車基本性能相關專利在競爭對手申請專利時被引用、或被提起訴訟的情況增加,這被認為也是汽車廠商得分升高的原因之一。
從汽車驅動技術的競爭力來看,豐田為3467分,福特為3137分,高於Waymo的2486分。豐田和福特在調整馬達輸出功率的技術和實現方向盤作業系統化的機制等方面具有較高競爭力。
福特在自動駕駛的停車技術方面有優勢。分數為1115分,達到豐田的3倍、Waymo的5倍。福特借助2019年收購的美國Quantum Signal AI等提高了技術,躍居首位。2020年在美國實際驗證自動停車,加快實用化。
排在第5位的美國保險企業State Farm在通過網路收集自動駕駛汽車資訊、掌握汽車狀態的感測器技術方面有優勢。專利整體的被發明者引用的次數為2552次,達到豐田的1.7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