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全球新車銷量比2019年減少6%
2021/07/21
全球新車銷售的復甦日趨遲緩。據調查公司MarkLines統計,1~6月36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銷量比上年同期增長3成,達到3936萬輛。與新冠疫情擴大前的2019年1~6月相比減少6%。半導體短缺對銷量産生了影響。
![]() |
「沒有門市庫存。所有門市都是相同情況」,美國新澤西州的速霸陸專賣店的負責人表示。美國拜登政權發放現金的措施激發了個人消費,再加上半導體短缺的影響,汽車出現供不應求。英國Autodata的數據顯示,6月底速霸陸的美國專賣店庫存只有8天的量,降至1月底的五分之一。
MarkLines的統計顯示,美國的新車銷量1~6月同比增長29%,達到834萬輛。與2019年1~6月相比僅減少1%,基本持平。
中國1~6月銷量為1289萬輛,同比增長約3成。與2019年1~6月相比增長約5%。中國較早控制住疫情,2020年4月以後很多月份的銷量高於上年。
與銷量顯著復甦的中美兩國相比,歐洲和日本的復甦速度緩慢。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數據顯示,1~6月歐洲18個主要國家的銷量為586萬5千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8%。但與2019年1~6月相比減少24%。
日本1~6月新車銷量(包括輕型汽車)為246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2%,但比2019年1~6月下降11%。究其原因,除了半導體短缺之外,日本還缺乏像美國那樣強有力的經濟刺激對策。
純電動汽車(EV)等電動車的新車銷量也初出現分化。在中國,上汽通用五菱汽車銷售的約合數十萬日元的低價純電動汽車表現強勁。6月純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的比率達到新車銷售的14%,比2020年的平均值6%有所上升。高盛證券的湯澤康太認為,「地方政府提供補貼等的效果開始顯現」。
![]() |
五菱宏光MINI EV |
另一方面,在歐洲,德國等也將提供購車補貼,但美國諮詢公司AlixPartners的鈴木智之指出,「純電動汽車等電動車的價格高,難以期待推高整體新車銷量」。
預計半導體短缺的影響今後仍將持續。AlixPartners的數據顯示,半導體短缺導致的全球大型汽車廠商的機會損失2021年達到約12萬億日元。高盛證券的湯澤預測稱,「到2023年將 恢復到生産和銷售基本平衡的常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田遼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