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廠商 「輕資産運營」迎來轉捩點
2021/09/16
汽車廠商一般採取盡可能不持有零部件庫存、重視效率的採購戰略,但最近調整這一戰略的趨勢在擴大。豐田、日産和鈴木將增加半導體的庫存,還有企業自主確保稀有金屬權益。由於轉向電動汽車這一結構變化,半導體等的重要性正在提高,需要在考慮國際局勢的同時實現穩定採購。汽車廠商的「輕資産運營」已迎來轉捩點。
豐田最近已告知部分供應商,將半導體庫存水準從此前的3個月使用量增加至5個月。
![]() |
日本汽車廠商至今採用在必要的時候取得必要用量的「準時化(Just In Time)」方式,追求了效率化。以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導致零部件採購停滯、整車生産受到影響為契機加以調整。在整個採購網分階段增加了零部件的庫存。此次,由於半導體短缺的長期化而被迫大幅減産,將進一步增加庫存。
日産正在討論和零部件廠商合作將此前為1個月的半導體庫存增加至3個月以上。鈴木已通知零部件廠商持有數個月庫存。
每輛汽車使用的半導體數量因數位控制的擴大而在增加。英國IHSMarkit 等統計顯示,與2020年前相比,按金額計算增至3倍。據稱到純電動汽車(EV)增加的2030年將進一步增加3成。此外,電子産品和醫療器械的進步也對半導體構成支撐,預計跨行業的爭奪日趨激烈。
![]() |
汽車邁向高科技化,只有特定企業能供給的零部件也出現增加,採購網擴大至全世界。災害等影響導致採購網斷裂的風險也隨之增加。關於半導體,美國部分限制了對中國華為技術的供貨,日趨容易受到國際政治的影響。
目前,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半導體工廠停工,大部分汽車廠商被迫減産。在戰略上,針對重要零部件和原材料,轉為重視穩定生産。
穩定採購的體系構建有可能擴大至半導體以外領域。焦點是用於環保和電動化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 |
豐田汽車在日本的工廠 |
其中,用於車載電池的稀有金屬今後可能出現供不應求。還存在生産集中於政情不穩定的國家、開採被指使用童工的礦物。礦山開發需要較長時間,在實際出現短缺之後開發跟不上需求,德國福斯和美國特斯拉正在確保鋰等的權益。
庫存增持和上流資源的確保有助於生産穩定,另一方面,在財務方面將産生負面影響。以體現效率性的指標「庫存週轉天數」為例,豐田截至2020年度末為36.36天,在10年裏降低近4成。東海東京調查中心的杉浦誠司指出,「原因(並非完成品)是半導體和原材料等的庫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