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汽車零部件廠商的10年沉浮
2021/07/22
全球排名前10的汽車零部件廠商的營業收入相比環保政策全面啟動的2000年度翻了一番。歐洲企業的增長顯著,排在首位的德國博世達到2.3倍,居第3位的德國採埃孚(ZF)達到6.6倍。通過併購(M&A)取得電動化所需技術的大型供應商的存在感提高。
![]() |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根據QUICK FactSet的數據等分析了全球排名前10的汽車零部件廠商的營業收入。將最近的2020年度與歐洲、日本等全面啟動廢氣排放規定的2000年度進行了比較。
2020年度前10家廠商的營收合計約為3100億美元,與2000年度相比增至約2倍。自2016年度超過2倍以來,一直呈擴大趨勢,但受新冠疫情影響,2019年度起下降逾1成。
不過,零部件廠商的規模擴大仍很明顯。2020年度的全球汽車産量為7810萬輛,與2000年度的5840萬輛相比僅增長3成。即便是沒有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2019年度(9180萬輛)也僅增長6成。
![]() |
2020年度的營收首位是博世,達到480億美元(除非汽車相關業務)。與2000年度相比達到2.3倍。第2位的日本電裝為2.8倍,而第3位的採埃孚為6.6倍。
按國家觀察前10家的面孔,興衰沉浮顯而易見。美國企業從2000年度的6家減為2020年度的1家。據德勤集團等的調查數據,在前50家中,2000年度曾達到21家的美國企業到2020年度減少至8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