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車企在向PHV發力,EV戰略生變?

2023/09/06


      歐洲大型車企將向以引擎和電機驅動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投入力量。在舉辦中的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上,寶馬(BMW)等德國大型車企將PHV與純電動汽車(EV)一起作為主打産品展出。在歐洲,2035年以後也允許銷售使用合成燃料的引擎汽車,這似乎給各企業的戰略帶來了變化。

     

      在梅賽德斯賓士集團的展位,人群絡繹不絕參觀的是剛剛在歐洲上市的高檔車「E(E Class)」轎車的PHV版。純電動汽車模式下的續航里程最高可達115公里,超過競爭對手。該公司將增加在歐洲銷售的E級轎車的車型,使PHV佔到一半。在各車企明顯轉向EV的情況下,此舉實屬罕見。

在梅賽德斯·賓士集團展台中位於顯眼位置的PHV

    

      寶馬也為在歐洲銷售的5PHV追加了新款。寶馬CEO奧利弗·齊普斯(Oliver Zipse)表示:「在新一代電動汽車中追加具備出色引擎結構的PHV具有重大意義」。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的數據顯示,7PHV等混合動力車(HV)佔歐洲新車銷量的份額達到34.5%,逼近汽油車(35.8%)。除了EV之外,PHV的銷量也在增長。

     

   

      大幅推動PHV增長的是歐盟(EU)政策的轉變。歐盟此前取消了2035年以後全面禁止引擎汽車新車銷售的方針。提出在使用溫室氣體排放為零的合成燃料的情況下,可維持引擎汽車的銷售。

  

      由可再生能源生産的合成燃料的製造成本較高,目前的售價達到汽油的610倍。接近汽油價格所需的大量生産需要較長時間。在此情況下,各企業認為通過分別使用汽油和電力、能大幅降低高價合成燃料消耗量的PHVHV的需求將會增加,正在對戰略進行微調。


     

      另一個原因是在中國市場遇到的挫折。3家德國車企合計的PHV在華出貨量17月累計為逾3萬輛。僅佔比亞迪(BYD)一家的4%。這些德國車企的EV銷量在中國市場陷入苦戰,但PHV更加缺乏存在感。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數據,中國17月新車銷量(含出口)PHV銷量約為126萬輛,同比增長87%PHV的增長率不僅超過同期增長8%的新車市場整體,還超過了EV的增長率。

   

      在中國,EV的普及正在迅速推進,但有報導稱,在大型休假等時期,充電設備前排起長隊。由於長途出行時也不用擔心電池耗盡,選擇PHV的人正在增加。

    

 

比亞迪的PHV「秦PLUSDM-i」(4月,上海市)

       

      在中國的PHV市場上,比亞迪擁有較高的份額,「秦PLUSDM-i」等銷售勢頭強勁。比亞迪的PHV最廉價車型不到10萬元,還擁有性價比也比肩汽油車的車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等競爭對手也在擴充PHV,歐洲企業也開始行動。雖然歐洲企業在中國市場目前一敗塗地,但準備在作為本土的歐洲市場展開反攻。

  

      在HVPHV領域,具備可與中國和歐洲企業媲美的産品線的日本企業應該也有機會。如果借助消費者支援加強的PHV形成勢頭,有可能挽回EV起步落後的局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林英樹 慕尼黑,若杉朋子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