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開始零碳競爭,日本復權的舞臺

2021/01/04


     世界各國開始了零碳競爭。日本宣佈將在205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此前一直靠化石燃料發展的人類歷史發生車輪倒轉,能源的主角也將更疊。這是繼農業、工業、資訊之後的「第4次革命」。

   

     沒有生命氣息的零下10度的沙地上響起了微弱的金屬聲,嘰嘰,嘰嘰……陽光照射在發電面板上。在北京以西700公里的地方,坐落著中國最大規模的達拉特光伏電站。

  

     這座電站竣工後面積達到67平方公里,具備相當於兩座核電站的200萬千瓦發電能力。1度電成本為4日元稍強,不到日本光伏發電的三分之一。達拉特光伏電站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這裡的一半區域被黃沙覆蓋,同時也是沙塵暴的源頭。管理發電站的庫布齊沙漠林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海峰表示,在沙漠裏尋求經濟效益,在黃沙地帶創造價值。

    

  

     中國在全球光伏發電量中所佔比例由2010年的2%快速提高到2018年的32%。中國的新增裝機容量佔全球的4成。中國去年9月宣佈2060年實現碳中和之後,光伏投資更加火熱。用於生産光伏面板的玻璃供應不足,6家面板大型企業向政府提出解決玻璃短缺問題。

  

     在光伏面板領域,晶科能源等中國企業壟斷世界前幾名。在日本市場,2013年日本國內産品還佔到7成,但2019年中國等海外産品的比例達到6成。以巨大的內需為後盾,中國正在不斷提高價格競爭力。

  

     零碳大潮正席捲全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顯示,全球已有126個(相當於總體的三分之二)國家和地區宣佈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凈排放降為零。如果美國也追隨這一潮流的話,全球將有63%的國家和地區承諾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零。

   

     在2050年之前實現零碳,是將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必須經歷的溫室氣體減排道路。地球氣溫在工業革命後上升了約1度。如此下去,2030~2050年氣溫上升幅度將達到1.5度。接連不斷的熱氣流、洪水、山火意味著地球正在發生異常變化。

   


   

    全球企業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技術上展開激烈競爭。冰島西南部的哈利斯黑迪有一座利用火山熱能來發電的地熱發電站,其旁邊正在實施全球首項碳捕捉工程。春季將設置4座具備24機組約1米直徑吸氣扇的裝置。這些裝置用於吸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將其注入地下2千米處形成岩石。

   

     該項目使用特殊過濾器從吸入的空氣中吸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於水,與地下礦物發生反應後會凝固。據説可對9成以上的二氧化碳進行半永久性封存,洩漏可能性也很小。從事這項業務的ClimeWorks(瑞士)創始人Jan Wurzbacher充滿信心地説:「我們將向世界證明,大規模去除二氧化碳可行而且很有必要」。

   

瑞士北部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裝置,圖片由ClimeWorks提供

 

     日本也擁有這方面的潛力。智慧財産權分析企業Atamize(東京都千代田區)的數據顯示,從2018年的二氧化碳減排申請專利來看,日本約為1萬5000件,數量是排名第二的美國的1.7倍。自2009年起,日本已連續10年蟬聯榜首。從各國關注的氫氣相關專利來看,日本遠遠高於排在第二集團的南韓、美國、德國,自2001年以來一直排在第一位。

    

 

     「我們的目標是實現僅靠太陽光就能行駛的汽車」,夏普公司化合物業務推進部部長高本達也如此表示。該公司正在開發的新型太陽能電池又薄又輕,將光能轉換成電能的效率也超過30%。如果將其安裝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上,用陽光充電1天可行駛56公里。夏普納入視野的是既不用加油又無需充電的汽車。

    

      三菱化學設在橫浜市的研究所正在推進一項實驗,使用光催化劑來分解水,然後提取氫氣,使其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通過這種方法來製作塑膠和化學纖維的原料。這是一種像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一樣來「消耗」二氧化碳的嘗試。

   

     用光源照射浸入水中的白色片狀催化劑,無需用電即可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這項技術由多家大型化工企業與東京大學、信州大學等聯合開發,三菱化學執行研究員瀨戶山亨説:「這是一種將二氧化碳變成資源的技術「。

    

      日本經濟新聞統計了日本、美國、歐盟(EU)、中國的官方機構和權威大學的估算數據。要實現零碳,2021~2050年僅這4個國家和地區就需要向能源、運輸、工業、建築領域投資8500萬億日元。是依靠海外的技術和産品,使零碳變成單純的成本負擔,還是將其當做市場抓住這方面的機遇促進經濟增長,不同的選擇將左右著國家和企業的命運。

    

     人類通過18世紀的農業革命增加了糧食産量,通過工業革命實現了工業生産能力的飛躍式增長。20世紀末的資訊革命使社會實現數位化,經濟和就業情況也發生改變。零碳是一場對此前人類生産生活中不斷增加的二氧化碳進行減排的革命,全球的工業形態和生活方式也會發生變化。

    

     零碳將是一場大會戰。日本首相菅義偉宣佈「2050年將使溫室氣體凈排放降為零」,日本也終於實現了政府與企業步調一致。第4次革命將成為日本東山再起的挑戰舞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