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費1年裏漲3成,擠壓家庭收支

2022/06/17


       在日本,燃料漲價正進一步擠壓家庭收支。從東京電力控股8月的電費來看,面向普通家庭比7月提高約250日元,漲至約9120日元(約合人民幣459.3元)。連續12個月提高,這一期間的漲幅已達到3成。燃料漲價疊加日元貶值,費用在秋季以後高居不下的可能性很高。這有可能對日本堅挺的消費和企業活動造成打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根據6月16日發佈的貿易統計(快報值)進行了計算。各電力公司有關根據「燃料費調整制度(簡稱燃調)」,對於一部分費用,將3~5個月前的發電用燃料的進口費增減轉嫁到電費上。8月的電費參考2022年3~5月的原油、液化天然氣(LNG)和煤炭的平均進口價格敲定。

 

      中部電力也提價約230日元,增至約8750日元(約合人民幣440.7元)。北海道電力將自8月起達到能在一定範圍內轉嫁燃料費增減這一制度的上限。在日本10家大型電力公司中,關西電力等7家截至7月達到上限,超過上限的燃料費的上漲需自行承擔。東電最快到9月發生自行承擔的可能性很高。如果自行承擔增加,將削弱各公司的收益。

   

煤炭和LNG的上漲將推高電費

  

      日本各電力公司自行承擔的對象主要是面向家庭的一部分費用,佔整體銷售額的1~2成左右。預計承擔額在1個多月裏達到數千萬~數億日元。範圍之外的費用將推進提價。

 

      日本的電費持續提高與能源政策有關。在2011年的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日本各電力公司一直通過火力發電的運作來彌補核電站的關停。即使過了11年,日本的核電站仍未順利推進重啟,可再生能源和蓄電池也短缺。依賴火力的電力結構正在弱化價格面對目前燃料漲價的抵禦力。

     

      歐美也一樣。2021年度的日本《能源白皮書》顯示,從3月的電費來看,相比2019年1月,歐盟(EU)增加4成,而美國則增加1成。

    


      燃料漲價以及由此而來的電費上漲正在成為加劇各國通貨膨脹的因素。

 

      美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比上年同月提高8.6%,創出40年零5個月以來最高水準。其中,能源價格大幅上漲34.6%。而在日本,物價也逐步走高。4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達到2.5%,7年零1個月來首次超過2%。按品類來看,能源相關大幅上漲19.1%。

 

      日本政府認為燃料價格走高將長期持續,已開始討論「燃調」制度的調整。雖然存在取消允許轉嫁的上限這一選項,但家庭和企業的負擔將進一步加重。如果保持現狀,電力公司的收益將萎縮,或將影響電力的穩定供應。在顧及消費者負擔和國際局勢動盪引發的燃料漲價之間左右為難的狀態將持續下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