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油的中東依存度達95%,超石油危機前

2022/12/07


      日本的原油的中東依存度達到約95%,徘徊在超過石油危機前的水準。日本此前為實現進口來源地多樣化而重視俄羅斯産原油,但自12月5日起,七國集團(G7)啟動設置價格上限的進口限制。由於全球脫碳化趨勢,中東以外企業的原油開發投資正在減少,日本要降低對政局不穩的中東的依賴並非易事。

  

 

      G7為了減少進攻烏克蘭的俄羅斯的收入,啟動了將原油進口價格上限定為每桶60美元的制裁。日本從俄羅斯資源開發項目「薩哈林2號」進口得到豁免。輸送到日本的主要是天然氣,附帶産出原油。

 

      日本的俄羅斯産原油進口方面,據日本財務省的貿易統計速報數據,最近的10月減為零。近年來約為90%的中東依存度自俄烏衝突開始,連續8個月高於上年,徘徊在95%左右。日本經濟産業省的石油統計速報顯示,10月為94.7%。超過石油危機前的1967年度的91.2%。

 

      日本的大部分原油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和沙烏地阿拉伯進口,中東依存度非常高。根據英國石油(BP)的統計數據計算,2021年美國從中東進口的原油為8.9%,歐洲主要國家為16.5%。而在亞洲,中國為49.0%,印度為61.0%。

  

資料圖(REUTERS)

       

      日本受1970年代爆發的2次石油危機影響,一直推進進口來源地的多元化。1987年度中東依存度降至67.9%。在冷戰後,新興市場國家的原油需求激增,亞洲的産油國也轉為進口國,日本開始重視從俄羅斯採購。

 

      日本政府和商社參與薩哈林的開發項目,增加包括東西伯利亞等在內的採購,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了俄烏衝突。

 

      在日本的一次能源供應中,石油的依存度2021年度為36.3%(快報值)。相比1967年度的61.7%大幅下降。日本經濟産業省計劃將電力結構中石油火力發電的比例到2030年度降至約2%。


 

      不過,汽車燃料和寒冷地區的煤油等石油産品的需求根深蒂固。日本禁止電動汽車以外的新車銷售要等到2035年,依然遙遠。與此同時,電動汽車也包含使用汽油燃料的混合動力車。

 

      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顯示,石油天然氣開發等對上游部門的全球投資2022年為4170億美元,比2019年減少16%。歐美石油資本轉向可再生能源,中國的國有石油企業也在減少對石油天然氣的投資。預計只有中東的國營石油企業比2019年的水準高出10%。

 

      日本東京國際大學的特聘教授武石禮司認為,「中東的生産成本低,同時保留擴大生産的餘地。全球對中東的依賴或將加強」。

 

      隨著俄烏戰爭長期持續,伊朗要求民主化的抗議遊行增加,中東也日趨不穩定。

 

      日本有必要降低已提高至歷史性水準的中東依存度,但邁向多元化的道路充滿險阻。從中長期來看,伴隨脫碳化的減少對原油的利用不可或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