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給俄原油價格設置上限會有實際效果嗎?
2022/12/05
給俄羅斯産原油進口價格設置上限的七國集團(G7)的制裁于12月5日啟動。歐盟12月2日針對將上限定為每桶60美元達成協定,G7也將保持一致步調。此舉的目的是控制持續進攻烏克蘭的俄羅斯的資金來源,但60美元明顯高於俄羅斯的生産成本,有觀點質疑制裁的效果。
如果在超過上限價格的情況下交易,將無法簽署海上運輸所需的保險合同。據悉,由於提供海上保險的金融機構集中於歐洲,還將對與沒有參與制裁的國家的交易産生影響。美國財政部提出指導方針稱,從日本參與的石油天然氣開發項目「薩哈林2號」向日本運輸的原油在2023年9月底之前豁免。
![]() |
薩哈林的油田(reuters) |
歐盟27個成員國討論了上限價格的設定等,2日就60美元達成協定。除了G7之外,澳大利亞也將適用這一措施。上限價格將在2023年1月中旬調整,隨後每2個月調整一次。每次調整價格上限時,將比市場平均價格低5%。
給價格設置上限的意圖有兩個。其一是通過抑制價格,減少俄羅斯的戰爭費用。俄羅斯是世界第3大産油國,原油出口是獲取外匯的重要手段。
由於原油行情居高不下,俄羅斯的財政狀況目前保持堅挺。俄總理米舒斯京11月29日透露數據稱,今年1~9月的財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0%以上,維持盈餘。在2022年預算中設定的原油價格為每桶44.2美元,而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的數據顯示,1~11月的平均價格超過78美元。
另一個目的是維持俄羅斯産石油向國際市場供貨的趨勢。俄羅斯産佔到世界石油需求的約1成,如果停止供應,行情將上漲,有可能對G7和世界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在西方國家中,美英已率先停止進口俄羅斯原油,歐盟也自12月5日起,停止海上運輸的俄羅斯産原油的進口。設置價格上限意在「讓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受到限制的價格持續採購俄羅斯原油」(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避免經濟和市場混亂的意義較為突出。
由於存在制裁俄羅斯和確保穩定供應這兩種相反的目的,實際效果存在疑問。俄羅斯石油生産成本為每桶平均30~40美元。價格上限定在60美元,打擊俄羅斯利益的效果有限。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安德烈·葉爾馬克3日在通信APP「Telegram」上表示,「要更快破壞敵人的經濟,需要降低到30美元」。
愛沙尼亞政府的聲明顯示,歐盟委員會提出的最初方案為65美元。重視強化制裁的愛沙尼亞、波蘭和烏克蘭等主張定為約30美元,但如果降至這一水準,就會低於俄羅斯的盈虧平衡線,存在減少出口的隱憂。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