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企業混戰視頻會議市場
2020/05/25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導致外出限制和居家辦公擴大的背景下,圍繞在自家等使用的視頻會議系統,中美科技企業的爭奪戰變得激烈。美國Facebook最近在全世界開始提供視頻會議服務,中國阿里巴巴集團等也推出具備自主功能的服務。在競爭的背後,透露出各公司想要佔據雲服務等視頻會議周邊業務陣地的意圖。
Facebook於5月14日開始在世界範圍內提供視頻會議系統「Messenger Rooms」。其特點是最多可供50人參加會議,在免費的同時還不設置時間限制。此外,美國谷歌針對最多可供100人參加的視頻會議系統「Meet」,將此前僅面向企業和教育機構的服務改為向一般用戶免費開放。
![]() |
兩家公司推出服務的背景是,2011年成立的美國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公司的飛速發展。視頻會議系統「Zoom」在2019年12月僅有1千萬用戶,到2020年4月增至30倍的3億人。線上喝酒聚會等普通消費者的利用也在增加。
Zoom通過免費提供軟體吸引用戶,再對一部分用戶收費的「免費加增值(Freemium)」模式取得成功。在免費情況下,如果是3人以上的會議,只能連續使用40分鐘,因此很多企業和教育機構選擇收費套餐。功能最全的套餐費用為會議參加者每人平均每月2700日元(約合人民幣179.77元)。不過,Zoom由於業務迅速擴張,惡意駭客的干擾等問題頻發。該公司正通過收購具有數據加密技術的Keybase公司等舉措加快改善數據安全狀況。
![]() |
Facebook在全世界開始提供的視頻會議服務「Messenger Rooms」 |
雖然同為視頻會議服務,但Facebook、谷歌和Zoom這3家公司的意圖有所不同。作為新興企業的Zoom希望通過主業視頻會議服務賺錢,Facebook希望確保廣告收入。Facebook的戰略是讓一般消費者易於使用,增加自身服務的利用時間。谷歌似乎希望通過視頻會議服務,推動共用文件管理等收費雲服務的利用。
在視頻會議服務與周邊服務合作方面領先的是美國微軟。微軟4月下旬宣佈,能作為視頻會議系統使用的職場協作APP「Teams」的全球日均用戶數達到7500萬人,是5個月前的約4倍。
辦公軟體Microsoft 365的用戶可在與同事共同編輯文字和表格計算等處理業務文件的間隙,切換為視頻會議確認意圖,使得相關工作能順利推進。
進行APP分析的美國App Annie公司的數據顯示,2020年1~3月商務APP的下載首位是Zoom,阿里巴巴集團的「釘釘」也進入前十。尤其是在中國市場,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的視頻會議APP佔據優勢。
阿里巴巴的視頻會議服務在中國被超過1千萬家企業採用,約有2億人使用。阿里巴巴3月將能同時參加視頻會議的人數增至302人,達到此前的約3倍。中國企業利用14億人的國內市場積累了經驗,將利用這些經驗進攻日本等市場,追趕美國企業。
3月下旬,日本大型網路廣告企業OPT Holding總部使用的視頻會議服務是阿里巴巴的釘釘。因新型冠狀病毒影響,面對面的洽談難以進行,改為使用釘釘。這款軟體在日本國內的用戶正在逐步擴大。
阿里巴巴在日本瞄準了拓展中國業務的企業。在聊天功能中加入通過人工智慧(AI)翻譯14種語言的功能。例如日本的負責人與中國企業溝通時,點擊對方發來的中文資訊,可立即轉換為日語。
美國調查公司透明市場研究(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全球的視頻會議相關市場規模2019年僅為60億美元,到2030年有望增至2.6倍的160億美元。已經出現了美國推特(Twitter)等允許疫情過後也在家辦公的企業。如果工作方式改變,視頻會議有可能推動下一代平臺的主導權之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清水孝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